搜索
客问王居士,如何是半僧。
祛缘都未尽,学道又无能。
身世随忙业,妻儿饱岁登。
时逢方外士,陪奉说心灯。
猜你喜欢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chuí)毁之,钟况(kuàng)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jù)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bèi)也!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本站。
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亡:逃亡。钟:古代的打击乐器。则:但是。负:用背驮东西。锤:槌子或棒子。况然:形容钟声。遽:立刻。悖:荒谬。恶:害怕。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总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都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有的人对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客观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铃”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
逾垣走避见难通,闾式君侯礼谩隆。
一点高风真可畏,解令敌国不兴戎。
冒雨祠官肃,山园禁漏稀。云轻沉穗帐,风细飒灵衣。
淅沥松阶静,深沉燎火微。群公攀望处,入夜有龙归。
寂寞高秋晚,微霜下古城。西风吹鬓老,落叶入诗清。
天地孤鸿影,关山画角声。只思归去好,闲卧听春莺。
僻县人稀早闭关,庭槐合抱挺苍颜。秋深已觉寒蝉尽,日落徐看倦鸟还。
久历岁华宜老大,不藏丘壑亦萧閒。有怀欲就东阳赋,文藻谁如康子山。
泾溪之水兮,犹可以方舟。
泾溪之人兮,不可以同游。
泾溪之阻兮,犹可以为梁。
泾溪之险兮,石齧吾廧。
泾溪之水兮,犹可以徒涉。
泾溪之人兮,不可以相接。
天街平贴净无尘,灯火春摇不夜城。乍得好凉宜散步,朦胧新月弄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