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景物随人也解愁,年来谖草不忘忧。
薇官自缚敢辞冷,倦鸟纵归何处投。
一岁又闻禾黍熟,百年惟喜甲兵休。
人生佳节真难遇,莫惜重阳菊满头。
猜你喜欢
此生休戚已前期,命薄天公不可移。
一饮且同今日醉,数篇曾见古人诗。
青山招我成长计,白发期人亦太痴。
莫与老翁疑甲子,当年犹记会沙随。
手把长镵斸白云,无苗黄独不胜珍。
赐香堂上春风在,谢尔浮山识故人。
疟有黎邱竞出奇,操矛不报主人知。问渠去处终无定,与我周旋便有期。
贫似渊明犹爱酒,瘦如工部只缘诗。但教酒入无功社,何用诗称国士为。
我愧留髡花恼客,君矜止广尉贪公。传呼径去孤风景,幸好看时不暂同。
先生未老厌儒冠,筑屋栽篱守岁寒。经史日长常满案,鱼虾溪近得供盘。
幽花入室无多种,瘦竹关情只数竿。萧洒远辞车马迹,求官何必近长安。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颔联“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句画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鹅儿在长满菱荇的池中嬉戏游水,燕子从桑榆林中衔泥飞出,筑巢于屋梁之间。此联仅用名词构成诗句,而未用动词或形容词,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句法。
第二联“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这做得好不好?你说这两句里面,哪个是主语?哪个是谓语?没有的。没有动词、没有用形容词,全是名词放在一起,“菱荇鹅儿水”,这个就是诗歌的特殊句法。你可以想像,鹅儿在那里戏水,水上面有菱荇,这些不要讲出来。就用“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也是这样,燕子在树里穿来穿去,把桑树、榆树的枝条来做自己的窝,回来做自己的燕窝,这些你自己去想像吧。它是这样的一种句法,这是特别地工整的句法。
“”这句诗可以和“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媲美,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并论,是林黛玉的许多佳句之一。
独立山城上,阑干对落晖。霞边双鸟没,草际一僧归。
古堞缘苍蔼,芳茨入翠微。南风吹四月,处处楝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