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甲马营中紫气高,属猪人已著黄袍。
此回天下地无事,可是山中睡得牢。
猜你喜欢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áo)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láng)然。
入夜,洞庭湖上昏濛濛一片,客船孤零零地停泊在湖间。只有岸上一盏青灯荧荧作闪,同我乘坐的小船遥遥相伴。舱外一阵阵北风肆逞着淫威,想必在无情地摧残着梅花的花瓣。我禁不住推开船窗观看,这才发现已是大雪漫天。顿时我诗兴大作,迫不及待要同风雪争先。雪片与暴风搅作一团,我的诗句又同飞雪互相纠缠。我朗声大笑,心情无比畅然。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水仙子·舟中
鏖战:激战。缴缠:纠缠。琅然:指笑声朗朗的样子。
小令前两句交代了孤舟碇泊的背景:时间是入夜,地点是洞庭湖,遥岸青荧的灯火,衬出了客船的冷寂。“洞庭烟”、“灯火青荧”,形象、色彩都有如绘画,足见作者驾驭语言及构筑意境的纯熟能力。孤舟无伴,船外又是昏茫茫一片,可想而知诗人只能蜷缩在船舱中,从而自然地度入“舟中”的题面。“朔风吹老梅花片”是意味深长的一笔。它补出了严冬的时令,还以其若实若虚的意象启人寻绎。在“夜泊洞庭边”的迷茫夜色中,是不可能望见“梅花片”的,可见全句是诗人的一种主观感觉。结合题目的“舟中”二字,则可发现此处的“朔风”,实是诗人在封闭的船舱中所获得的听觉印象。听觉印象而产生视觉效果,反映了朔风的劲烈。这种强烈的风声使作者生发了“吹老梅花片”的联想,于是才有“推开篷”细看究竟的相应举动,这样看来,“朔风”在这里还有陡至的意味。推篷是因为朔风的骤起,却得到了“雪满天”的全新发现,事出意外,惊喜顿生,难怪要“诗豪与风雪争先”了。这一句中的“豪”字,不止属于“诗”,也是对“风雪”的形容。一来它表现了风雪的劲猛,二来也说明了湖上风雪翻飞之景象,别具一种雄豪的阳刚之美。这首小令多能从无字之处读得隐微之意,再次证明了诗人遣字构像的佳妙。
以下写风、雪与诗情搅成一片,难分难辨,活脱脱是一幅江天风雪行吟图。风雪催诗,“一笑琅然”,豪情快意顿时将先前的孤寂悲冷一扫而光。全曲步步设景,层层推进,入情入理而又出新出变,是元散曲羁旅题材中一支开阔雄壮、别开生面的作品。
鸾啼似作留春语,
花飞斗学回风舞。
红日又平西,
画帘遮燕泥。
烟光还自老,
绿镜人空好。
香在去年衣,
鱼笺音信稀。
贪夫溺忘返,达人自不羁。时行施惠利,时止娱诗书。
而况故山下,犹有旧田庐。及此身强健,不归待何如。
谢游半天下,晚岁来兹山。
平生朱识见,惊此红玉泉。
散珠流芳词,策琼想遗贤。
上探霞生岩,下历云度阡。
名存有瑶刻,事往如金烟。
世有好奇士,剪茨阐绳筌。
希此红泉名,欲作疑信传。
胜境会即是,何必户牖前。
洗耳天河边,听之流潺湲。
语发谤已兆,况复然不然。
叠椅为城主,持盘学饼师。莲饕堪作字,竹骑喜能驰。
见字垂双目,题糕劲两颐。长安秋雨夜,时梦此痴儿。
彩凤何毰毸,有玉飞则立。
竹林失所依,梧枝夜露泣。
鸡鹜疑九苞,鵷鹭厌五毛。
伊独怨德衰,箫韶如之何。
关河牢落别离中,到处题诗记转蓬。啼鸟不知春是客,落花还逐水流东。
云开千里远山碧,楼映半溪残照红。雌蝶雄蜂不同类,双双相趁舞回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