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翩翩旌旆下吾邦,六邑喧传姓字香。
不著一尘秋夜月,谨施三尺晓天霜。
平反狱讼缧囚喜,劝课农桑惰叟忙。
昨拜荆州天与幸,敢趋行幕献诗章。
猜你喜欢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lǚ)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sháo)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白玉堂:这里形容柳絮所处高贵。春解舞:说柳花被春风吹散,像翩翩起舞。均匀:指舞姿柔美,缓急有度。随逝水:落于水中,随波流去。喻虚度年华。以逝水比光阴。委芳尘:落于泥土中。喻处于卑贱的地位。
青云:高天。也用以说名位极高。
薛宝钗与林黛玉这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是对立的。作者让宝钗作欢愉之词,来翻黛玉之所作情调缠绵悲戚的案,看上去只是写诗词吟咏上互相争胜,实际上这是作者借以刻划不同的思想性格特征的一种艺术手段。
但是,作者所写的钗、黛对立,并非如续书中所写的那样为了争夺同一个婚姻对象而彼此成为情敌(黛玉对宝钗的猜疑,在第四十二回“薛芜君兰言解疑癖”后已不复存在。事实如脂评指出,贾府上下,人人心目中宝黛都是一对未来的“好夫妻”),作者也并不想通过他们的命运来表现封建包办婚姻的不合理。作者所描写的宝黛悲剧是与全书表现封建大家庭败亡的主题密切相关的。他们的悲剧是贾府事变的结果。
细看词的双关隐义,不难发现“蜂围蝶阵乱纷纷”正是变故来临时大观园纷乱情景的象征。宝钗一向以高洁自持,“丑祸”当然不会沾惹到她的身上,何况她颇有处世的本领,所以词中以“解舞”、“均匀”自诩。黛玉就不同了,她不禁聚散的悲痛,就像落絮那样“随逝水”、“委芳尘”了。宝钗能“任他随聚随分”而“终不改”故态,所以黛玉死后客观上就必然造成“金玉良缘”的机会而使宝钗青云直上。但这种结合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宝钗和宝玉在对待封建礼教、仕途经济上的思想分歧,也不能使宝玉忘怀死去的知己而倾心于她。所以,宝钗最终仍不免被宝玉所弃,词中的“本无根”也就是这个意思。
日暮风萧萧,平沙水瀰瀰。立马饮长流,凫鸥惊欲起。
清彻鉴须眉,曲折游鲂鲤。谁道若耶溪,烟波胜于此。
并吞处月下楼阑,克复金微静铁关。准拟凿空通四海,会须鞭石到三山。
久矣驰魂梦,今登三瑞堂。故山有乔木,近事话甘棠。
展骥惭充位,占熊忆问祥。白云留未去,极望是吾乡。
平湖阁上,正雌霓将卷,雄风初发。醉倚危栏吟眺处,月正蓬莱溟渤。蓬叶香浮,桂华光放,翻动蛟黾窟。踏轮谁信,宓妃会借尘袜。
人世景物堪悲。等闲都换了,朱颜云发。遥想广寒秋到早,闲著几多空阔。太白诗魂,玉川风腋,自有飞仙骨。嫦娥为伴,夜深同驾霜月。
避地身穷道不穷,溪山好处句尤工。
水仟会得人心意,妆点茅茨画轴中。
既天生万物,自随分,有安排。看鸑鷟云霄,骅骝道路,斥鴳蒿莱。
东君更相料理,著春风、吹处百花开。战马频投北望,宾鸿又自南来。
紫垣星月隔尘埃。千载拆中台。叹麟出非时,风归何日,草满金台。
江山阅人多矣,计古来、英物总沉埋。镜里不堪看鬓,尊前且好开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