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坞秋风裹,无悰眼亦开。
潮卫乌屿长,雨过象山林。
畲父收牛种,渔丁拾庳胎。
乘桴吾岂敢,人说近蓬莱。
猜你喜欢
海坞秋风里,无悰眼亦开。潮冲乌屿长,雨过象山来。
畬父收牛种,渔丁拾螷胎。乘桴吾岂敢,人说近蓬莱。
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sāo)骚。记玉勒(lè)青丝,落花时节,曾逢拾翠,忽听吹箫。今来是、烧痕残碧尽,霜影乱红凋(diāo)。秋水映空,寒烟如织,皂(zào)雕(diāo)飞处,天惨(cǎn)云高。
人生须行乐,君知否?容易两鬓(bìn)萧萧。自与东君作别,刬(chǎn)地无聊。算功名何许,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gū)酒西郊。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
重阳节过后,平原上的草都枯萎了,黄叶在疾风中凋落。记得春日骑马来此踏青时,多么的意气风发。如今故地重游已是萧瑟肃杀,空旷凋零。秋水映破长空,寒烟弥漫,苍穹飞雕,一片苍茫。
人生在世,年华易逝,须及时行乐。春天过后,依旧心绪绪无聊。想想功名利禄算得了什么,不若借酒射猎,英姿勃发,在夕阳下挥毫泼墨那是何等畅快。
参考资料:1、《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14页2、(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插图本:凤凰出版社,2012年5月:第270页。
骚骚:秋日风吹草木声。玉勒青丝:玉饰之马衔及马缰绳。此代指骑马游春。拾翠:拾取翠鸟羽毛作首饰。后多代指女子或女子游春踏青。寒烟如织:清寒浓郁的烟雾弥漫在四处。皂雕:一种黑色的大型猛禽。天惨:天色昏暗不明。
东君:司春之神。刬地:只是、依旧、照旧。短衣射虎:短衣,打猎的装束。射虎,用汉李广故事。在诗词中常以此形容英雄气概、英勇豪迈。
上片布景,展现行猎的场景。谓平原革枯,黄叶骚骚。这是重阳后郊外的景象。清秋时节,郊外平原,行猎的时间、地点,因此已有清楚的交代。但步入现场,却引起对于另一场景的思忆。接着,“今来是”,现场的场景又回到眼前。上片以“枯”、“残”、“惨”,显示今日郊原的萧瑟情状,并以记忆中的“玉勒青丝”加以映衬,令今日郊原,更显萧瑟,为布景。
下片说情,谓人生在世,应当及时行乐。此生若能够穿着短衣,在原野打猎,到西郊的酒肆,大碗喝酒,趁着黄昏,靠着马背,在夕阳影里,任意挥毫。下片就眼前事叙说观感,即就“短衣射虎”,表达词人的人生观感。
全词情调悲壮,意境沉雄,艺术上似已达化境。词人使用了黄、青、翠、碧、红、皂、惨、白等多种反差比较大的颜色,使词境绚丽,色感丰富。于秋景、猎事中穿插拾翠女子的青春形象,可谓神来之笔,犹如东坡笔下有小乔,稼轩词中有红襟翠袖,而又比这二者更富活力与诗意美,故她又是一种象征,以下阕中的“东君”称之,并不为过。这样写,使全词刚而有柔,直而有媚,可代表豪放词的一格。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慷慨激烈的壮怀和伤春悲秋、忆昔怀旧的情绪,并抒发了岁月空老、平生不得志的身世之叹。
宦海已倦游,言归谢华膴。投簪返故园,经营成别墅。
依冈构丘壑,高低辟花圃。涉趣有余欢,亭轩便容与。
林野娱清旷,看云倚杖拄。虑澹轻外萦,山居胜绾组。
往时牧巴中,廉能用勤补。兹脱世网羁,恬适情无岨。
我钦芝林翁,肥遁完出处。游赏戾息园,佳景凭挹抒。
培植缅旧德,慈孙能述祖。进退获居安,结庐爰得所。
山之高,月出小。
月之小,何皎皎。
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莫话蓉城石与丁,试招彭泽赋《云停》。十年闰位憎蝇紫,终古丹心吊汗青。
怅望虞渊回落日,飘摇便殿劝长星。朱门鹦鹉犹关锁,欲乞田横死士灵。
画舸、汤桨,随浪箭、隔岸虹。□(脱字)荷占断秋容。
疑水仙游泳,向别浦相逢
。鲛丝雾吐渐收,细腰无力传娇慵。
罗袜凌波成旧恨,有谁更赋惊鸿。想媚魂香信,算密锁瑶
宫。游人漫劳倦□脱字
,奈何不逐东风。
楼屋近山东海头,翠云影落小窗幽。登临昔日同诸彦,羁旅经年忆旧游。
故国莺花春入梦,沧江风雨夜生愁。不堪老去悲离别,岁月无情如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