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暑涉长川,前山后山深。
忽逢轮囷木,投得数亩阴。
仆夫六七人,卧起且呻吟。
念尔亦太劳,独佚我何心。
试为苏门啸,冷泠鸾鹤音。
遗声满坑谷,爽气回中林。
松风为之兴,凉冷破烦襟。
神骨斗醒快,炎蒸岂能侵。
安得写此怀,寄之朱丝琴。
猜你喜欢
吴会寒常薄,冬深略未冰。
荒郊观雉斗,大泽见鱼腾。
钓艇频容借,篮舆渐可乘。
有时穿密筱,随处倚枯藤。
金石秦遗刻,衣冠禹旧陵。
丛祠祈腊雪,小市试春灯。
问路鉏畲叟,争桥乞供僧。
疏狂违俗久,衰疾与年增。
干禄虽知耻,悬车媿未能。
阶官有微俸,醉发任鬅鬙。
平生四海几过从,晚向闽山访海翁。又见稼轩趋召节,却随举子赴南宫。
风云变态高情表,岁月侵寻醉眼中。可是龙川便真隐,乘时勋业尚须公。
僻地经过少,相寻却有君。一行先作吏,几度忆离群。
握袂方冬雪,临岐复暮云。汉庭有知己,应荐子虚文。
世无贾长沙,安有痛哭事。梦中忽忽泪成河,清宵怪底生愁思。
床头长剑作鼍鸣,起坐惊看不得试。一身恩怨宁足论,热血终当洒何地。
五更风紧愁不眠,太白睒睒光在天。明朝怀抱定一吐,知君已返姑苏船。
君来镇日黯无语,肝胆相照心茫然。人生上寿谁百年,金丹未得空欲仙。
那能老死折腰走,妄冀五亩种秫田。太湖东畔灊山麓,卜邻傥许茅同编。
不然共我青城去,芋魁饭豆长随缘。
木榻香寒篝火融,晖晖残日隐房栊。天涯风俗追随里,岁暮阴阳感慨中。
井干不消经夜雪,阶萱犹发故年丛。端居最忆东朝士,俎豆从容未可同。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何如买取胡孙弄(nòng),一笑君王便著(zhuó)绯(fēi)。
十二三年我困于考场历尽艰辛,多少良辰美景也只能不去问闻。
还不如去购买一只小猴子耍弄,逗得君王开心一笑就绯袍加身。
参考资料:
1、张国举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790-791
就试:应考,参加考试。五湖:其说不一,《史记索隐》认为指太湖、洮湖、鄱阳湖、青草湖和洞庭湖。此处泛指一切佳山胜水之地。烟月:烟花风月,代指各种享受和嗜好。奈:奈何。相违:指无缘欣赏。
买取胡孙弄:一作“学取孙供奉”。胡孙:猴的别名。供奉:唐时以文学或技艺侍奉宫廷者。著绯:穿绯色的官服。唐制,四品、五品官服绯。
罗隐这首诗,用作者自己和孙供奉的不同遭遇作鲜明对比,以自我讽嘲的方式发感慨,泄愤懑,揭露抨击皇帝的昏庸荒诞。
诗的前二句概括诗人仕途不遇的辛酸经历,嘲笑自己执迷不悟。“十二三年就试期”,说他十多年来一直应进士举,辛辛苦苦远离家乡,进京赶考,但一次也没有考中,一个官职也没有得到。“五湖烟月奈相违”是说为了赶考,只得离开美丽的家乡。科举入仕一直是诗人奋斗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前后屏居京城十四年以上,竟日苦读,奔走科场,几乎与一切人间美景隔绝。反过来说,倘使不赶考,他就可在家乡过安逸日子。所以这里有感慨、怨恨和悔悟。
诗的后二句便对唐僖宗赏赐孙供奉官位事发感慨,自嘲不如一个耍猴的,讥刺皇帝只要取乐的弄人,抛弃才人志士。“何如买取胡孙弄”,诗人自嘲不如耍猴人,看似羡慕,实则是对君主的辛辣讽刺,其中蕴含着诗人巨大的悲愤。“一笑君王便着绯”,既痛刺唐僖宗的症结,也刺痛自己的心事:昏君不可救药,国亡无可挽回,其中蕴含着诗人对李唐江山每况愈下的隐忧。
这是一首嘻笑怒骂的讽刺诗。诗人敢于将讽刺的矛头对准高高在上的皇帝,其胆识也是难得和值得褒奖的。诗人故意把辛酸当笑料,将荒诞作正经,以放肆嘻笑进行辛辣嘲骂。他虽然写的是自己的失意遭遇,但具有一定典型意义;虽然取笑一件荒唐事,但主题思想是严肃的,诗人心情是郁愤的。
捧檄及偏亲,斑衣聊效颦。
旨甘贫有味,温清静无尘。
北户足萱草,南风宜棘薪。
版舆多喜色,庶不愧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