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治才优似尹京年,余思吟哦入彩笺。
元帅子孙真将种,翰林风格自天仙。
追随尽腊无留刻,挥染香煤有剩妍。
尽是从容雅歌事,铭功何苦勒燕然。
猜你喜欢
治才优似尹京年,馀思吟哦入彩笺。元帅子孙真将种,翰林风格自天仙。
追随尽腊无留刻,挥染香煤有剩妍。尽是从容雅歌事,铭功何苦勒燕然。
素发庞眉一陋儒,常陪龙友到禅居。我随益者诚多幸,人叹贤哉愧有馀。
坐上共飞纯玉斝,腰间齐佩白银鱼。高吟清论常终日,会数朋交信不疏。
吴头楚尾,一棹(zhào)人千里,休说旧愁新恨,长亭树,今如此。
宦(huàn)游吾倦矣,玉人留我醉,明日万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
我坐船顺流而下,转眼便在这吴头楚尾的地方行了千里。不说那些令人忧愁的事情,看长亭边的大树已经长成今天的样子了。
我已经厌倦了宦游生活,幸好有美人留醉。明天就是寒食节了,风雨吹打落花,暂且住留几日,等天气好了再走。
参考资料:
1、李肇翔.辛弃疾词.沈阳:万卷出版社,2009年:第50页
吴头楚尾:滁州为古代楚吴交界之地,故可称“吴头楚尾”。长亭树,今如此:以“树”代“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宦游吾倦矣,宦场中的生活,我厌倦了。玉人:容貌美丽的人。后来多以此指美人。这里指高贵的朋友。寒食,约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左右,清明节前一二天。
该词从所表现的情调来看,主要表达了词人对宦游的厌倦之情。而对宦游的厌倦,又是出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词人颇想在一个地方与美色亲近盘桓而留连不归。此词抒情,有词人一定的真实情感在内,如对情欲的追求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官场往来的厌烦,但从总体上看,似乎带有一种“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因为此时的词人,正当意气风发,在朝廷任职,当更激发词人奋身为国的决心。可此词却写得如此颓丧,这就不能不令人怀疑词人写这首词的真实思想。
上片写旅途中所见,舟行千里,看到长亭边的树木已经长大,不由想起了“旧愁新恨”。词人此时已经三十九岁,南归也已经有十六七年了,几十年间作者频繁的调动职务,抗金恢复的壮志一直不能实现。这让词人感到十分的愁苦。
下片词人直抒胸臆,点出来主旨,这分明是对自己饱受朝廷猜忌,大材小用的抱怨之辞,词人此时又遇到了一位美女,这位美人不仅邀词人共饮,而且还留词人多住几日,要词人等到寒食节的风雨过了再走,顺便解除旅途疲劳,这使词人归隐的想法更加强烈。
全词主要抒发了词人“宦游吾倦矣”的感情。这首词所体现的归隐之意,还不同于词人后期词作中的那种归隐的心情,因为这只是一时的牢骚之语,词人仍然对朝廷能够振作精神、北伐复国抱有相当大的希望。
殿阁盘空界,镫香出绛霄。到门诸念绝,终夜百灵朝。
石闼驯双虎,天风落皂雕。玉浆如可待,未觉沃州遥。
夜静风高江水寒,归船空载月团团。须知钓得金鳞后,只是当时旧钓竿。
郭南有穷夫,黄发对老妻。见人抱儿女,仰面看天啼。
郭北有宕子,鲜服明春闺。累累倚门亲,疏茹乏盐醯。
盛年异欣戚,薄暮空噬脐。达生贵知命,胡为苦悲悽。
咬咬水中凫,谷谷墙下鸡。良无返哺望,乳抱何栖栖。
瞑目思此理,惆怅中自迷。
穹庐夜徙后,野哭动江东。
乱瓦栖云脚,荒炊坐马通。
霾深天未白,雾滃日难红。
庙火睢阳见,悲吟动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