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金山
拂阑干仙袂飘飘,堂占波心,缆解松腰。露满螺杯,风香翠袖,月冷鸾箫。比江上金山小小,望天边银海迢迢。醉倚红桥,休说江南,西子妖饶。
小崆峒燕集
小崆峒庭院深深,老鹤长鸣,鹦鹉能吟。帘外荷香,楼前柳影,井上桐阴。七宝树天风古林,六铢衣水月观音。座列琼簪,酒进金波,曲奏瑶琴。
秋思
写新诗红叶胭脂,数字归鸿,一扇凉飔。远水空奁,残荷老翠,倦柳荒丝。瘦嘴鼻羞看镜子,病腰肢宽褪裙儿。间别多时,不似今年,又害相思。
猜你喜欢
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láo)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wǎn)娩(miǎn)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春夜的庭院中,月儿正在当空。银光在摇荡的美酒上闪烁不定,好似优美的舞步。走过回廊,已经半落的梅花发出阵阵幽香。
那轻风吹拂薄雾笼罩的春月,总是照着少年行乐的地方。不像秋天的月光照着孤独的远行人,更备感凄凉。
参考资料:
1、吕观仁.《东坡词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163
2、韩格平.《苏轼词选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102
3、秋枫.《婉约词》.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67
4、萧枫.《唐诗宋词全集·第八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318
5、王曙.《宋词的故事》.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0:71、73
春庭:春季的庭院。月午:指月亮升到天顶。阴历十五日半夜。摇荡香醪:指月光下花香如陈酿的酒香在飘溢。香醪,美酒佳酿。光欲舞:梅花晃动引得月光不定,如同梅花在舞蹈。半落:微微低垂。婉娩:形容香味醇清和美。
轻云薄雾:轻柔的云,薄薄的雾,喻月光柔美与梅花香飘。秋光:秋月。离人:离开家乡与亲人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上片写景。月下赏花,饮酒赋诗,是古诗词中常见的题材,读者关心的是诗人举杯时所产生的感受和联想。苏轼此首写他把月光斟进自己的酒杯里,让读者与他一起分享美酒的芬芳和清光。这种感受是新奇的,大胆的,但又是合理的,自然的。开篇的“月午”,不是早已指明中天明月光正泻向杯中。而“摇荡”一词,正透露出诗人举杯相属的豪兴而使月光翩然起舞。诗人从寻常的生活中,捕捉到不寻常的诗意,于平易中见工夫,逸趣中显天才。月色是这样的皎洁明净,所照之处冷浸一片银色。聚星堂前的梅花也更显得璀灿晶莹,洗尽铅华见雪肌。诗人不禁离席,漫步于积水空明的回廊上。此时他始觉幽香袭来,柔顺清润,以至于物我两忘,陶醉在这优美安谧的境界之中。
下片发议论。过片由“半落梅花”而来,“欲落梅花更多情”,何况这梅花烟雾轻笼,有一种朦胧含浑之美。花前月下,自古以来“总是少年行乐处”,这少年是泛指,也是指赵德麟。诗人很赏识这位年轻的签判,称赞他“吏事通敏,文采俊丽,志节端亮,议论英发。”他们平时诗歌唱和,此时又同饮花下,“齿发日向疏”的太守,也有与少年同游乐之意。最后以其夫人关于月色的议论作结,他认为这议论富有诗意。
在这首词中,他选取了月色、梅花,冷香,回廊,烟雾等,构成清幽恬静的艺术境界,表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良辰美景的珍惜,使他的精神从政治得失中解脱出来,一念清净,旷达闲适,这表现了他精神生活的一个方面。
始皇成大业,险难叠随之。一死于荆轲,再死高渐离。
三死博浪沙,四死窘兰池。数死竟不死,天意未可知。
如何更酷虐,自谓功德巍。神山求药去,鲍车毕命时。
紫殿宣麻,彤墀赐宴,仗钺专征。看白日辞天,玄冬出塞,金戈寒映,宝剑雄鸣。
雪满居庸,山横碣石,北去龙沙几日程。据鞍处,正旌旗蔽野,鼓角连营。
丈夫有志功名。好戡乱、扶危定太平。况圣主恩深,清时望重,试凭全策,早下坚城。
王浚平吴,裴公破蔡,勋业真堪带砺盟。登坛处,愿指麾诸将,一战功成。
行人何彷徨,陇头水呜咽。寒沙战鬼愁,白骨风霜切。
薄日朦胧秋,怨气阴云结。杀成边将名,名著生灵灭。
我怀高卧心,而为贫所迫。
挽我赴尘贱,动与幽趣隔。
硗田能几何,旱穗正容摘。
岂便得收敛,半属租程客。
分争既不贤,烈日仍暴炙。
劳生可羞唷,皆为糠籺窄。
使得二顷把,凶年不相厄。
岂复论锱铢,驱驰在阡陌。
自当杜衡门,清坐对书册。
馀粟酿醇醪,笑似双鬓白。
尚嫌勾漏养丹砂,况种刘郎去後花。
罨画溪头云万顷,不知何处是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