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繁华钱塘郡,佳丽金陵州。
吾生抑何修,两地得居游。
杭也数年别,升也几月留。
钟山草堂灵,林壑殊清幽。
开窗眺龙湾,大江日东流。
凤皇非故台,不见白鹭洲。
冶城冢累累,青溪波悠悠。
长干塔尚在,瓦棺阁已休。
雨花峙岩颠,锦石烂不收。
层楼天下无,结构如龙舟。
六朝王气歇,故籞成荒丘。
至今秦淮上,尚闻商女讴。
山水如此佳,见有此客不。
怀古复思乡,日落川云浮。、
惜无老樊川,酒酣吟杜秋。
猜你喜欢
楚有养狙(jū)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fù)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箠(chuí)焉。众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wù)。
其夕,相与俟(sì)狙公之寝,破栅(zhà)毁柙(xiá),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něi)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kuí)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楚国有个以养猕猴为生的人,楚国人叫他“狙公”。每天早上,他一定在庭院中分派猕猴工作,让老猴率领(其它猴)到山里去,摘取植物的果实,取十分之一的果实来供养自己。如果猕猴不给狙公,狙公就生气地鞭打它们。猴子们都害怕,却不敢违背。
有一天,有只小猴问众猴说:“山上的果子,是狙公的吗?”众猴说:“不对,(果实)是天生的。”又问:“没有狙公的同意(我们)就不能去采吗?”众猴说:“不对,谁都能去采。”又问:“(既然)这样那么我们为什么听从他并要被他差使呢?”话还没有说完,猴子们全醒悟了。
那天晚上,众猴一起等到狙公睡着的时候,打破栅栏毁坏仓房,拿走他(狙公)存放的粮食,舍弃狙公,不再回来。狙公最后因为饥饿而死。
郁离子(即刘基隐退青田山时自取的笔名)说:“世上那种凭借权术奴役人民却没有法度的人,不就像狙公吗?只因人民昏昧尚未觉醒,才能让他得逞,一旦有人开启民智,那他的权术就穷尽了。”
本站。
狙:猕猴。部分:部署分配。此处指分派之:到。求:寻找。此指采摘。赋:征收。箠:用鞭打,名作动。畏苦之:对(这种生活)感到很苦。
树:动词,种植。与:同“欤”,吗。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既:完。寤:同“悟”,领悟到。
相与:一起。柙:关兽的木笼。卒:终于。
以:把。以……为:把……当做。(此处为倒装句,养狙以为:把养猴当做)术:权术假:依靠俟:等候归:回归或:有的实:果实其:那个馁:饥饿为之役:被他(狙公)奴役。道揆:道德准则。
地尽中原山,天挂秦时月。喜峰连居庸,夹此青硉矹。
一骑客关门,千秋几战伐。沙清走野兕,日落剩飞鹘。
乃见长城下,仅卧白头卒。近来关内民,关外来耕垡。
冥冥古楼堞,荒荒无逻讦。真笑前人忙,龙蛇胶齮龁。
竹洞何年有,公初斫竹开。洞门无锁钥,俗客不曾来。
动入和风静惹烟,翠条疏处露池莲。林中尽是能吟物,春有黄鹂夏有蝉。
经冰纬玉纷纵横,三盥寒露方织成。晓机裂下不敢玩,一道雪瀑来中庭。
天然精洁不可涴,犀熏麝染惭吴绫。制成素服轻于雪,雅称仙官锵佩玦。
星斗离离夜插椽,高兴飘飘白银阙。乘风便鞚紫鸾车,琼箫吹落蓬莱月。
秋风白露荻花鲜,万顷波光接远天。怅望伊人何处是,孤舟荡漾夕阳边。
五管新多事,轻车屡往还。
勤劳成白发,故旧是青山。
树色才分楚,江声未出蛮。
自惭迎候少,无惠及孤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