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万樾兮森森,云承宇兮阴阴。洞有屋兮云无心,我坐石兮鼓瑶琴。
耶之溪兮华之嵓,云之逝兮吾将曷寻。
猜你喜欢
长松钜竹翠敷腴,爽气清含雨露濡。不异茅君主句曲,尚容元结隐猗玗。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ǒu)花深处。
争(zhēng)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lù)。
曾记得一次溪亭饮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着了道路。
兴尽之后很晚才往回划船,却不小心进入了荷花深处。
怎么渡,怎么渡?(最终)惊起水边满滩鸥鹭。
参考资料:1、《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80页。
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溪亭:临水的亭台。日暮:黄昏时候。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
兴尽:尽了兴致。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回舟:乘船而回。误入:不小心进入。藕花:荷花。
争渡:怎渡,怎么才能划出去。争,怎样才能惊:惊动。起:飞起来。一滩:一群。鸥鹭:这里泛指水鸟。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君钓秋江月,我耕秋谷云。逃名君笑我,伴食我惭君。
老我素多病,壮君高出群。何时各归去?云月总平分。
空壁闻啼鸟,云深冷石房。
春随落花去,人自采茶忙。
叶暗翻经室,泉虚点《易》床。
陆郎谿壑主,假榻久何妨。
道我六穗罗八珍。洪鼎自爨匪劳薪。荆包海物必来陈。
滑甘滫
金陵已芜没,函谷复烟尘。犹见南朝月,还随上国人。
白云心自远,沧海意相亲。何事须成别,汀洲欲暮春。
蜚英谁道困文场,玉陛亲题御墨香。千里客程趋白下,五更乡梦忆钱塘。
吴山欲雨云连屋,浙水将潮月满航。知尔久怀经济术,早敷长策献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