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千金当日赋《长门》,温老中书预选抡。江上秋霜飞鬓影,怕拈湘管见啼痕。
猜你喜欢
故国非乔木,名家重典刑。飘零念吾党,寂寞抚遗经。
菽水知何病,芝兰要满庭。汝归应记取,为我话丁宁。
松间忽被青童指,金籙犀仙第二人。
嵯峨压洪泉,岝峉撑碧落。宜哉秦始皇,不驱亦不凿。上有布政台,八顾背城郭。山蹙龙虎健,水黑螭蜃作。白虹欲吞人,赤骥相煿zh.画栋泥金碧,石路盘墝埆。倒挂哭月猿,危立思天鹤。凿池养蛟龙,栽桐栖鸑鷟.梁间燕教雏,石罅蛇悬壳。养花如养贤,去草如去恶。日晚严城鼓,风来萧寺铎。扫地驱尘埃,剪蒿除鸟雀。金桃带叶摘,绿李和衣嚼。贞竹无盛衰,媚柳先摇落。尘飞景阳井,草合临春阁。芙蓉如佳人,回首似调谑。当轩有直道,无人肯驻脚。夜半鼠窸窣,天阴鬼敲啄。松孤不易立,石丑难安著。自怜啄木鸟,去蠹终不错。晚风吹梧桐,树头鸣嚗嚗。峨峨江令石,青苔何淡薄。不话兴亡事,举首思眇邈。吁哉未到此,褊劣同尺蠖。笼鹤羡凫毛,猛虎爱蜗角。一日贤太守,与我观橐籥.往往独自语,天帝相唯诺。风云偶不来,寰宇销一略。我欲烹长鲸,四海为鼎镬。我欲取大鹏,天地为矰缴。安得生羽翰,雄飞上寥廓。
风萧萧,叶飘飘。云片片,水茫茫。江干独立向谁说,天外飞鸿三两行。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chéng)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清澈的溪水流过碧绿的山头,悬空一泻而下,澄清的水与蓝天在月色的映照下构成了一副空明澄澈的秋景画卷。
这秋色把人世间隔在三十里之外,空中是悠闲自在的白云,山上是悠闲自在的红叶。幽静的秋色是多么令人陶醉啊!
参考资料:
1、乔万民.千家诗·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53-54
2、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435
3、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307
清溪:清澈的溪水。碧山头:碧绿的山头。指山上树木葱茏、苍翠欲滴。空水:指夜空和溪中的流水。澄鲜:明净、清新的样子。一色秋:指夜空和在融融月色中流动的溪水像秋色一样明朗、澄清。
三十:非确数,只是写其远隔人世,写其幽深。红尘,佛教徒把人间称为红尘。此泛指人世间。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前两句借水中的倒影写景。这两句诗实际上化用了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中“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两句诗的意境。因为清溪不可能流过碧山头,所流过的只能是碧山头在水中的倒影。清亮的溪水绕着碧绿的青山,缓缓流来,碧蓝的天空倒映于水中,是那样澄明、纯洁,两者融为一色,浑然一体。如果没有天地间弥漫着皎洁、明亮的月光,诗人就不能在秋夜中欣赏水之清,山之碧,水之澄鲜了。
“”后两句即景抒怀。诗人在静观秋光月色之中油然而生出一丝超尘脱俗、悠然自得之物外心境。“白云”、“红叶”,既是带有象征意义的幻像,又是诗人在秋月下所见的山林实景。从象征意义上说,这“白云”的任意漂游,“红叶”的飘逸自得,更是诗人悠闲清静心境的真实写照。
作品题为“秋月”,而笔墨却始终集中在写秋月笼罩下的山间小溪上,这就是构思的独到之处。碧绿的山头,碧蓝澄静的夜空,悠悠飘荡的云朵,飘逸洒脱的枫叶,这些都是围绕着缓缓流淌的小溪而写的,但是却无一不浸染着明亮、柔和的月光。全篇无一笔写月,却又处处见月,可谓大家手笔。
南风海立吹鲸涎,铎槊注日日吐烟。鋈金组练千楼船,愕咍嚄唶谁敢前。
御史六傅如从天,片檄万刃俄争先,夷帆草偃无衡坚。
将军献俘血洗铤,鸣机归杼耒就田。父老犹忆当年功,横磨十万皆军锋。
谁其察者称司空,三载坐酿吴天红。此曹枉杀通侯封,御史御史真若翁。
曷不早报明光宫,黄金汝鱼五汝骢。
蛩声唧唧,雁声呖呖。病叶落空阶,清籁鸣空隙。客来叩我白云房,三绕禅床振金锡。
玄音落落不覆藏,更加一语成狼藉。拟来此处寻声迹,万里秋风有何极。
丈夫何事不肯休,直欲参天起荆棘。九载少林穷的的,一宿曹溪浮逼逼。
偃溪流水香严击,切忌随他那边觅。良由眼听与心闻,疾燄过风俱莫及。
威音那畔空劫前,底事何曾异今日。幻住道人都不识,柴扉昼掩千山碧。
寒莎叶底露沈沈,烟外数声牛背笛。客既无言我亦休,横眠一觉青茅席。
梦里忽闻萧骚淅沥何处生?觉来元是山雨四阎声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