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傲吏高斋海岱开,长留明月照池台。白云湖上秋何处,鸿雁樽前客自来。
寒色玉壶堪徙倚,流光华发与徘徊。西园诸子俱能赋,独让应徐邺下才。
猜你喜欢
应怜明月满长安,永夜凭轩万里看。秋水乍疑湖外合,白云犹似署中寒。
绕枝乌鹊星霜色,一曲关山道路难。此兴庾公曾不浅,南楼参佐几人欢。
湖上风流画省新,堪多明月少红尘。长悬素魄衔金镜,不减清光抱玉人。
当户云生屏自倚,拂床星动剑相亲。看君如在扬雄宅,搦管玄经合有神。
斜月横,疏星炯(jiǒng)。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líng)泠。双眸未易扃(jiōng)。
霜叶坠,幽虫絮(xù),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
一轮弯月挂在西边,稀疏的星星闪烁着明亮的光,可是秋夜却显得格外漫长。漏壶滴水的声音回荡在耳边,使人难以入睡。
下了霜的叶子弯了下来,幽暗角落的虫子在鸣叫,秋天的一切都是显得如此悲凉,薄酒一杯,怎么能解我心中愁?满腔热血地想要为国效力,却始终不能如愿。天下大事,儿女情长,只能深埋在心中。
参考资料:
1、巨传友.清代临桂词派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00-101页
炯:明亮。永:漫长。滴泠(líng)泠:指漏壶滴水之声。扃:门上钮环,喻闭门,引申为闭眼。
幽:阴暗的角落。絮:鸣叫薄:少许。
“斜月横,疏星炯”是环境描写,烘托出悲凉的氛围,也为下文作铺垫。有漏壶滴水声、霜叶坠落声和秋虫的鸣叫声。衬托秋夜的漫长和寂静,借以表达作者内心的孤寂难平。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双眸未易扃”则可以看出此时作者的状态是心绪不宁,难以入睡的。“双眸未易扃”与“不道秋宵真永”前后呼应,正是作者彻夜难眠,才感到秋夜漫长。
结构上,承上启下,与上文的外在环境的凄清相应和,为下文抒壮志未酬和忧国忧民之情作铺垫。
“薄酒何曾得醉!”这句话是定语后置句,词人借酒消愁,却不能醉。原因在于他心忧天下。通过“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这些诗句,表达了忧国忧民情,表达了反清复明壮志未酬之情。通过“薄酒何曾得醉”可以看出词人愁之重、深。
全词格式工整对仗,上片写景,下片言志。作者秋宵长夜难眠,以酒求醉、求眠不得,其根本原因在于忧国忧民的情怀,作者借“更漏”以抒情怀。本词中写长夜不能入睡,为更漏声所恼。末三句感怀家国身世,更觉情意深挚,含蕴不尽。
柔肠侠骨共时无,思虑绸缪若网蛛。最是关心寒暖意,我今咯血有谁虞。
废刈镜湖田,上书紫阁前。愁人久委地,诗道未闻天。
不是烧金手,徒抛钓月船。多惭兄弟意,不敢问林泉。
一斗醉来将落日,胸中奇突有千尺。
急索吴笺何太忙,兔起鹘落迟不得。
秋空无尘雁可数,芦花蓼花满江渚。
夕阳影里高掀蓬,落叶声中更鸣橹。
六角扇起解热风,三杯酒为浇诗雨。
船头拔剑叫飞廉,潮花捲雪鱼龙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