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近有平安使,新诗得尽传。深怀行役苦,更忆弟昆贤。
笠水鸱夷子,荆溪玉局仙。经行如有访,小为系归船。
猜你喜欢
何夕佳风月,仍陪笑语清。
依依数行李,了了尽平生。
要使交游态,浑如手足情。
居閒有此乐,那用占时名。
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小雨一番寒。倚(yǐ)阑(lán)干。
莫把栏干频倚。一望几重烟水。何处是京华。暮云遮。
春天来临,南楼上的积雪已经化尽。春到来,元宵灯节期间群花也依次绽放。刚下过小雨仍有寒意,独自一人依靠着阑干思绪飘远。
不要总是依靠在阑干上,因为眺望远方也只能看到那层层叠叠的烟水。汴梁在哪里呢?被黄昏时的云霞与雾气遮住了。
参考资料:
1、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作者邮箱:930331075@qq.com
灯期:指元宵灯节期间。花信:指群花开放的消息。
此为作者的代表作之一。全词语淡情深,清新索雅,一波三折,将客中思归的情怀抒写得娓婉动人。
上片首两句先写客中值上元灯节。“雪尽”则见日暖风和,大地回春。《吕氏春秋。贵信》云:“春之德风,风不信(不如期而至),则其花不盛。”故谓花开时风名花信风。而农历正月十五日上元节又称灯节,为赏灯之期。此“灯期”之花信为“小桃”,上元前后即著花,状如垂丝海棠。欧阳修咏小桃诗所云“初见今年第一枝”者是。所谓“惊动”,即言春到南楼,时值元宵,小桃开放,如从睡梦中惊醒。
三、四两句,写倚“南楼”之栏干,承上“灯期花信”而来,词意有所转折。独倚栏干之人,必不游众之中,而这一番寒意,是因为刚下过的一场小雨,还是因为客心悲凉的缘故,亦是断难分辨。
过片“莫把栏干频倚”,翻进一层写归思之切。
所以强言莫倚,是因为倚栏干也只能“—望几重烟水”,重重叠叠的烟水云山遮断了故国的望眼。接下来“何处是京华”,全是望寻之神,说明他欲罢不能。“京华”指京都,即汴京。最后再作否决:“暮云遮”,即还是望而不见。此句似暗用李太白“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诗意,既写景兼以寄慨,实有比义。
这首词清雅情深,当为词人的代表作。
汉日欲没众星紫,老瞒干天扰天纪。身辞篡弑遗厥嗣,却付分香兼卖履。
铜爵高台五云里,声色娱人死无已。西陵墓草青如洗,舞尘细逐歌声起。
台倾土荒产荆杞,遗瓦深川良有以。豫章得之谀墓鬼,琢配翰墨象焦尾。
仍铭其阳志其喜,砚工文奇称二美。陇西王孙武靖子,宝之不翅琼瑶比。
芳春燕客陈棐几,冷电晴云照秋水。研辞释文拂尘滓,红丝无光马蹄毁。
邺城狐嘷豫章死,一甓千年置邮耳。欲镌短歌愧无似,乞借挥毫删魏史。
呦呦南山鹿。
罹罟以媒和。
招摇青桂树。
幽蠹亦成科。
世情甘近习。
荣耀纷如何。
怨憎未相复。
亲爱生祸罗。
瑶台倾巧笑。
玉杯殒双蛾。
谁见枯城蘖。
青青成斧柯。
柳绿莺啼二月天,家家门外泊湖船。伤心世事随流水,回首春风又隔年。
客路红尘心半染,亲坟宿草恨长牵。亦知温饱非吾事,负郭何须二顷田。
三载彭门梦,新年故国秋。月当千里共,酒要十分酬。
翠幕知谁卷,双鬟不奈羞。寒螀莫相恼,啼作晚窗愁。
甚无情枯竹,使人喜、使人悲。爱太古遗音,承平旧曲,吹尽参差。千秋凤台人去,算风流、只有赵郎知。秋晚楼空月夜,日长人静花时。酒阑更与尽情吹。欲起不能归。怕幽壑潜蛟,孤舟嫠妇,掩泣惊飞。伤心少年行乐,奈春风、不染鬓边丝。静倚阑干十二,醉魂飞瑶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