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有鸟名黄鹄,乃在琪树柯。下来太液饮,唼喋荇与荷。
周游视中土,少年多罗家。金衣菊为裳,不受矰缴加。
一举绝四海,离哉天可摩。毛羽未摧颓,鼎俎奈尔何。
猜你喜欢
妾本秦宫女,少小扬蛾眉。早辱君王宠,朱颜骄自持。
卷衣皆罗纨,明珠纵横垂。头上翠琅玕,爵钗珊瑚枝。
盛年处深殿,容华天下知。一朝在里巷,遂为生别离。
此身托古欢,南山犹可移。东邻荡子妇,泥沙委路岐。
中心指秋日,同穴乃所期。
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濛胧。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
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云英化为水,光采与我同。
日月荡精魄,寥寥天宇空。
相好全如梵,端倪只为隋。宁同蚌顽恶,但与鹬相持。——段成式
虽因雀变化,不逐月亏盈。纵有天中匠,神工讵可成。——张希复
绮陌初零暝不分,琳宫向曙益缤纷。旌旄并动飘扬气,佩笏齐沾点缀文。
未折瑶华遗远道,空吟玉树感奇芬。愿占改岁豳农兆,休问当年蔡将勋。
问君孤棹去何之,玉笥春风楚水西。山上断云分翠霭,
林间晴雪入澄溪。琴心酒趣神相会,道士仙童手共携。
他日时清更随计,莫如刘阮洞中迷。
杖藜千里访茅茨,来赴当年一笑期。
白发我徒悲老大,青山君尚记艰危。
夜听高论因忘寐,昼味新诗可疗饥。
冬日迎长殊可爱,何妨去国少迟迟。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
方舟泝(sù)大江,日暮愁我心。
山冈有余映,岩阿(ē)增重阴。
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
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
迅风拂裳袂(mèi),白露沾衣襟。
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
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
荆州不是我的家乡,却长久无奈地在这里滞留?
极目望去,大船在江心正溯流而上,天色渐晚更勾起我思乡的情愁。
山坡上映着太阳的余晖,沟岩下的阴影显得更加灰暗。
奔跑的狐狸忙着赶回自己的洞穴,飞翔的鸟儿在鸟巢上盘旋。
大江上涌动的浪花轰然作响,猿猴在临岸的山林长吟。
迅猛的江风掀起我的下衣和衣袖,秋天的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襟。
夜深了我孤独难眠,便又披衣起床拿起了桐琴。
桐琴象理解我的心思一样,为我发出悲凉的乡音。
在外寄人篱下什么时候才是尽头,心中充满了难以排遣的忧愁。
译注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
滞淫:长久停留。
方舟泝大江:方舟,方形的小船。泝,通“溯”:逆流而上。
岩阿:到处都是岩石的山阿。阿,山丘。增重阴:更黑暗。
裳袂:下衣裙和上衣袖子。袂,袖子。
摄:整理。
丝桐:指琴,古人削桐为琴,拣丝为弦,故称。羁(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羁旅:被羁绊而旅居在外,引申为长久寄居他乡。壮:盛,指忧思深重。难任:难以承受。
“荆蛮”四句写诗人久客荆州的苦闷和日暮乘船泛江时所引起的思乡之情。起句自问,喷射出强烈的感情,直抒久留荆州的怨愤。为销愁乘船泛江散心,不想销愁愁更愁。江上日落余辉,并船逆流而上,引起诗人思乡怀归的无限忧愁。“愁”字虚笼全篇,诗篇始终处于这悲愁的氛围之中。
“山冈”以下八句写日暮时的自然景色,抒发诗人思归的凄苦之情。诗人摄下了落日西沉时大自然姿态的倏忽变化:山脊之上犹存夕阳余辉,山谷本来就很阴暗,天将晚则更显得阴暗幽深。起两句写了山色秀拔,给人以清新之感;又因日将西落,山谷愈暗,造成了一种凄清气氛。“”这两句取《楚辞·哀郢》“鸟飞还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之意。日暮时刻,狐狸归穴,鸟下窠巢。狐狸和飞鸟尚且思归自己的穴巢,何况于人。“流波激情响,猴猿临岸吟。”湍急的江流声浪激越,山上的猴猿在岸边凄厉嘶叫,气氛越发凄凉。“”迅疾的江风吹动着衣袖,阴凉的露水沾湿衣裳。诗句点明秋季。秋风萧瑟迅猛,白露阴寒湿衣,气氛更为阴冷。以上八句诗人用寒秋日暮、荒江的寂寞、凄凉的景色,来映衬自己内心思乡念归的悲凄。情动于中而发于景,景见真情而感人。对仗优美,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烈,读来十分流畅。这样的例子古诗里固然少见,在建安诗里也是极少的。它已经突破了汉诗古朴浑厚的风格,下开两晋南朝风气了。
“独夜”以下六句,由写景转入集中抒情,写诗人夜不能眠忧思难忍的情状。“”羁旅之客难以返归,愁思不绝,夜不能眠。由“不能寐”而“摄衣起抚琴”,暗示着一种烦忧的过程。接下两句,诗人以拟人手法赋物以人的情感,借以衬托、强化思归感伤之情。琴也通晓人的心情,为诗人的不幸而哀鸣。这“悲音”体现了诗人无处寄托又无从宣泄的哀愁。通过物之情表现人之情,这是传统诗歌中常用而又精巧的描写手法。最后两句悲愤低沉,哀怨不绝。寄居他乡永无尽头,沉重忧伤难以承担。这悲愤的结句同扣篇首诗句,哀怨之情直露,毫不掩饰愁思深重的离人形象,令人黯然神伤。
王粲久留荆州,不得舒展大志,此时此地,他忧多、愁多、愤懑多。这首诗抒发了他的沉痛之情,也是诗人政治理想不能实现、个人抱负无从施展的忧愤心情的流泻。诗中具有相当强烈的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写,增添了抒写思归之情的浓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