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玉署高寒切玉清,不材岂不恋恩荣。只缘多病兼无似,自合山林送此生。
猜你喜欢
长记去年中秋玩月出章堂,冰轮直可鉴毫芒。
是时家酿又新熟,呼童开席罗清觞。
纖埃不起零露下,对此陶陶乐未央。
自顾时逢尧舜世,上下清明无秽荒。
吁嗟今夕何不幸,正逢屏翳恣猖狂。
浮云左右争拥蔽,爱而不见涕沾裳。
嫦娥无语缩头何处坐,胡不开口走诉上帝旁。
立召飞廉举其职,驱除拥蔽扬清光。
莹然高照遥天外,免教万国如瞽空伥伥。
今朝亦效展眉欢,一酌屠苏酒送寒。世外不知新甲子,座中尚有旧衣冠。
诗囊纫作迎年佩,野蔌聊登荐岁盘。拂槛春风自来去,太平山向隔帘看。
莫恨雕(diāo)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lǒng)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不要怨恨被关在华丽的笼子里,也不要痛恨翠绿的毛被剪得残缺不全。江南气候温暖,而你的老家陇西十分寒冷。
劝你不要把话说得过于清楚,话说的太清楚,人就愈加喜爱,要想飞出鸟笼就更难了。
参考资料:
1、李子光李国平贺国英主编.《旅游交通与旅游文学》: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第493页
2、汪正楚编著.《中华唐诗传世名作一千首》: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09月第1版:第329页
3、张燕宁杨旭红编译.《唐诗三百首:注音精选本》:宁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09月第1版:第257页
4、李之亮张玉枝贾滨选注.咏物诗精华:京华出版社,2001:第150页
雕笼:雕花的鸟笼。翠羽残:笼中鹦鹉被剪去了翅膀。陇西:陇山(六盘山南段别称)以西,古传说为鹦鹉产地,俗称其为“陇客”。
君:指笼中鹦鹉。分明语:学人说话说得很清楚。出转:指从笼子里出来获得自由。
三国时候的名士祢衡有一篇《鹦鹉赋》,是托物言志之作。祢衡为人恃才傲物,先后得罪过曹操与刘表,到处不被容纳,最后又被遣送到江夏太守黄祖处,在一次宴会上即席赋篇,假借鹦鹉以抒述自己托身事人的遭遇和忧谗畏讥的心理。罗隐的这首诗,命意亦相类似。
“”诗人在江南见到的这头鹦鹉,已被人剪了翅膀,关进雕花的笼子里,所以用上面两句话来安慰它:且莫感叹自己被拘囚的命运,这个地方毕竟比你的老家要暖和多了。话虽这么说,“莫恨”其实是有“恨”,所以细心人不难听出其弦外之音:尽管现在不愁温饱,而不能奋翅高飞,终不免叫人感到遗憾。罗隐生当唐末纷乱时世,虽然怀有匡时救世的抱负,但屡试不第,流浪大半辈子,无所遇合,到五十五岁那年投奔割据江浙一带的钱镠,才算有了安身之地。他这时的处境,跟这头笼中鹦鹉颇有某些相似。这两句诗分明写他那种自嘲而又自解的矛盾心理。
“”鹦鹉的特点是善于学人言语,后面两句诗就抓住这点加以生发。诗人以告诫的口吻对鹦鹉说:你还是不要说话过于明白吧,明白的话你出去就更难了!这里含蓄的意思是:语言不慎,足以招祸;为求免祸,必须慎言。当然,鹦鹉本身是无所谓出语招祸的,显然又是作者的自我比况。据传罗隐在江东很受钱镠礼遇。但祢衡当年也曾受过恩宠,而最终仍因忤触黄祖被杀。何况罗隐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养成的愤世嫉俗的思想和好为讥刺的习气,一时也难以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对钱谬产生某种疑惧心理,完全是可理解的。
这首咏物诗,不同于一般的比兴托物,而是借用向鹦鹉说话的形式来吐露自己的心曲,劝鹦鹉实是劝自己,劝自己实是抒泄自己内心的悲慨,淡淡说来,却意味深长。
数尽潘园赋众芳,何如神草被昆冈。庭中玉露漙三秀,木末丹霞散九光。
出共箑蒲昭圣瑞,归同天韭作仙粮。野夫亦有黄公癖,地肺何年许并藏。
佳节聊登郭隗台,长空澹澹鸟飞来。客衣未授寒砧急,羽檄遥传暮角哀。
树色依微临睥睨,云光浮动近蓬莱。可堪多难当摇落,却忆东篱菊又开。
万里西风,
吹我上、滕王高阁。
正槛外、楚山云涨,
楚江涛作。
何处征帆木末去,
有时野鸟沙边落。
近帘钩、暮雨掩空来,
今犹昨。
秋渐紧,添离索。
天正远,伤飘泊。
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
岁月无多人易老,
乾坤虽大愁难着。
向黄昏、断送客魂消,
城头角。
一千石俸窃南州,老病馀生厌宦游。已上祠章即归去,一犁烟雨事西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