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北海钟灵粹,东莱孕秀奇。明良昔遇合,创述总昭垂。
文简推朝硕,忠襄复帝师。家声荣里闬,女德重门楣。
谏省馀忠在,香闺淑范移。鸡鸣初并戒,燕翼此为基。
孝友成家政,肃雍备母仪。书香传外氏,宅相应孙枝。
锡服沾殊典,温纶荷眷私。遐龄过耋耄,上寿祝期颐。
教仕功方就,移忠孝可为。家园几周览,宦路正清夷。
陟屺怀明发,分曹藉度支。缄封酬密线,问颔报含饴。
乐志宽离绪,承颜悦介眉。班斓称未老,寿考看维祺。
玉树庭阶茂,金茎雨露滋。显扬应尚远,褒赉更相随。
禅戒非云晚,玄修实在兹。长辉瞻宝婺,嘉会等瑶池。
猜你喜欢
新年频不值,舟楫各西东。夜月同江上,春灯忆县中。
潮生环郭绿,彩舞间花红。请以无疆兕,因君献若翁。
粉绡底。指槲窠、双栖锦鸟,吴侬未识,约略蛮乡生意。
珠江有客归说,早觉格磔,钩辀来个里。黄茅瘴雨,傍船窗、频唤堕青衫泪。
惯穿翅。踯躅花边,林檎枝背。晓杜昏猿,相和一声声碎。
莫怪慵听懊恼,便种兰条,也愁斑似你。动人怜处,算除非、翠馆瓣销沉水。
褰裳登九重,走笔书十三。
两头俱不住,临去又图南。
射影含沙见短狐,高明悬的亦非夫。纷纷魑魅争光者,颇解虚堂息影无。
竹窗闻远水,月出似溪中。
香覆(fù)经年火,幡(fān)飘后夜风。
性昏知道晚,学浅喜言同。
一悟归身处,何山路不通。
流水潺潺遥遥飘入竹窗,明月皎洁仿佛溪水中洗过。
新香火覆照去年香灰,后夜风吹动殿前风幡。
本性昏知道为时已晚,学识浅却喜见解相同。
一旦悟得归身之处,万水千山道路自通。
参考资料:
1、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62页
澄上人:唐代僧人,其生平不详。
香:梵语“健达”译为“香”,为六种供养之一。佛教中,以为香能将人之信心通往佛所。
作品首先劈空而来,营造出一个禅境。这里不写投宿的过程,也免去了入禅的经历,直接写见闻感受。竹窗闻远水,水声若有若无;月出似溪中,月色若隐若现。这是迷蒙而优美的月夜景色,也是那不可捉摸的禅境。接着写寺院特有之事物:香、幡,描写中,语带禅机。去年的香火已化作香灰,香灰已冷;今年的香火犹在燃烧,香灰应热。而就在这冷与热、生与灭的不息变化之中,禅也在无言地传递。后夜风起,后夜风凉,后夜风劲,就在这静夜里,殿前幡飘飘而动。就在这动静之间,夜昼之间,让读者似乎体悟到了禅意。于是,作者与院中僧谈起了他的心得。禅自然不在言语之中,作者于是有“性昏”及“学浅”的谦辞;但非言语又无从呈其心得,特别是当他的表达得到僧人之认可,更觉十分欣喜,也增添了信心。他觉得自己真正开悟了,他觉得自己找到了皈依之所,他觉得从此后,在人生的道路上将会左右逢源。诗之开篇未写入寺院的路径,诗之末尾便写明:禅悟是通达方便的门径。
高情怜博奕,几度宿芙蓉。琼树海云隔,瑶坛风露重。
晨餐憩危石,旅服入深冬。后夜闻笙处,知从紫盖峰。
霏霏寒日陨清霜,勃勃阴风出土囊。
尺木未阶龙久蛰,衔芦不稳雁斜行。
仕涂田舍成三已,世态江湖合两忘。
无术忧民缘底瘦,一杯豆粥爇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