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万里趋朝者,孤城保障哉。一琴单父后,双舄尚方来。
雨露穷檐普,风云傍阙回。瞻天浮瑞色,郎宿近中台。
猜你喜欢
去日秋氛净,归时春意浓。明光催晓漏,长乐听疏钟。
治绩过三异,恩光下九重。苍黎争舞蹈,不负远朝宗。
鸡舌新含入旧都,几时闽海更还珠。中牟理邑方驯雉,南部趋朝好听乌。
百里歌犹传蔽芾,一官清不愧莱芜。度支若上筹边策,愿赐江南一半租。
自君之出矣(yǐ),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自从你离开家乡远行,我再不去动破旧织机。
想念你犹如天边圆月,一夜一夜减弱了光辉。
参考资料:
1、张国举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57-58
君之出矣:夫君离家。之,助词,无实际意义。矣,了。不复:不再。理残机:理会残破的织布机。
思:思念。满月:农历每月十五夜的月亮。减:减弱,消减。清辉:指皎洁的月光。
此诗是赋得体,无论是赋诗得题,还是赋诗得句,总之是拟作。自六朝至唐代,拟此者代不乏人。诗人拟之,自是一次学诗演练。
首句“自君之出矣”,即拈用成句。良人离家远行而未归,表明了一个时间概念。良人离家有多久,诗中没有说,只写了“不复理残机”一句,发人深思:首先,织机残破,久不修理,表明良人离家已很久,女主人长时间没有上机织布了;其次,如果说,人去楼空给人以空虚寂寥的感受。那么,君出机残也同样使人感到景象残旧衰飒,气氛落寞冷清;再次,机上布织来织去,始终未完成,它仿佛在诉说,女主人心神不定,无心织布,内心极其不平静。
以上,是对事情起因的概括介绍,接着,诗人便用比兴手法描绘她心灵深处的活动:“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古诗十九首中,以“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直接描摹思妇的消瘦形象,写得相当具体突出,而在这里,诗人用皎皎明月象征思妇情操的纯洁无邪,忠贞专一。“夜夜减清辉”,写得既含蓄婉转,又真挚动人。比喻美妙贴切,想象新颖独特,使整首诗显得清新可爱,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太乙坛开荐礼勤,省垣梧竹绝尘氛。
灵光正想通三极,清漏微闻下五云。
窗散炉薰看月淡,帘垂竹影坐星分。
无才未就丰年颂,只有斋心奉圣君。
黯疏林远岫,乱烟外,掩孤颦。记萧寺寻题,苔寒减发,松老添鳞。
轻箯几穿翠径,惹禅香、愁检雨花痕。收拾龙城倦梦,一钟清出岩云。
生绡还驻诗魂。征雁影,等闲分。叹干霄剑气,销沈短夜,暗付残樽。
欢游总伤过客,剩青山、终古对斜曛。凭问栖崖怨鹤,天风细语应闻。
倚楼小小穿针女。秋光点点蛛丝雨。今夕是何宵。龙车乌鹊桥。经年谋一笑。岂解令人巧。不用问如何。人间巧更多。
赤日黄尘褦襶忙,放翁湖上独相羊。
竹梢露滴惊残梦,荷盖风翻送早凉。
暑用酒逃犹有待,热凭静胜更无方。
空斋一榻翛然卧,闲看衣篝起篆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