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东郡富原田,西顾旷平永。青峰特中起,卓立势拔笋。
造化固根荄,阴阳定标准。何当蹑层云,临览至绝顶。
猜你喜欢
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
段,郑伯弟也。何以知其为弟也?杀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段,弟也,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谓公子。贬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于鄢,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之云尔,甚之也。
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克是什么意思?就是能够的意思。能够做什么呢?能够杀人。为什么不直接说杀呢?因为要表示出追随共叔段的人很多。
共叔段是郑伯的弟弟,怎么知道他是弟弟的呢?因为假如国君杀了嫡亲的长子,或者同母所生的弟弟,便用国君的爵号称呼他,文中既然已经称呼郑伯,那么也就知道共叔段是郑伯的弟弟了。共叔段既然是国君的弟弟,却不称他为弟弟;共叔段应当是公子,也不称他为公子,这是对他的贬斥,因为共叔段已经丧失了一个公子和弟弟所应有的道德以为。但是《春秋》鄙视郑伯的程度超过了对共叔段的批评。在什么地方超过了对共叔段的批评?因为经文并未对郑伯想尽一切方式,想要杀掉弟弟的意愿提出批评。
但经文说在鄢这个地方杀掉共叔段的,表明共叔段已经跑到远离郑国都城的地方了。就好比说是从母亲的怀中夺过婴儿杀掉,这又是郑伯做得过分的地方。
既然这样,那么对郑伯来说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不要急着追杀已经逃远了的乱臣,而应该遵循兄弟之间相亲相敬的道德。
本站。
隔江孤屿敞空门,不似山林不似村。双塔昼深樟树影,半阶寒沁海潮痕。
连城客到诗常满,别岛僧回粥尚温。欲寄微躯恨无策,暂时相赏慰羁魂。
多君贵公子,爱山如爱色。
心随叶舟去,梦绕千山碧。
新诗到中路,令我喜折屐。
古来轩冕徒,操舍两悲忄栗。
数朝辞簪笏,两脚得暂赤。
归来不入府,却走湖上宅。
宠辱吾久忘,宁畏官长诘。
飘然便欲去,谁在子思侧。
君能従我游,出郭及未黑。
庭竹抟宵露,泠然濯我居。坐深浑欲赋,兴窅故难书。
夏狙秋复杪,十约九成虚。何日芙蓉棹,华山进所如。
冥晦乾坤户,迷方何去从。禅枝迎怖鸽,钵水候眠龙。
铁浴兵前雨,铜崩劫后钟。灵山殊未散,清夜礼金容。
休烧华烛列铜盘,小竹檠新剔起看。偶结红花如自笑,但留青燄益人寒。
油边鼠迹时三过,卷里萤尸近半乾。愿托光明通般若,夜深惟见戒僧坛。
禅外亲文墨,年来更用情。
三椽趺坐后,彻晓读书声。
破砚雨窗润,孤灯雪屋明。
更参诸大老,莫计万山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