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半点缁尘不肯容,古来卓行许追踪。东风门巷多桃李,雪后徂徕一树松。
猜你喜欢
平生高谊薄秋空,柔舌那能与世同。柳下英风寥落久,谁将一羽视三公。
浮生共憔(qiáo)悴(cuì),壮岁失婵(chán)娟。
汗手遗香渍(zì),痕眉染黛(dài)烟。
这一生与妻子共同分担着国难的痛苦以至于让人憔悴,正值壮年却又遇上丧妻之痛。
手巾上犹可嗅到妻子生前所用香膏的气味,画眉的黛烟也在手巾上留下了点点斑痕。
参考资料:
1、张玖青.《李煜全集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1年12月:9页
灵筵:供亡灵的几筵。人死后,生者为祭奠死者而设立的几案,用以供奉灵位、衣物与酒食。憔悴:忧戚,烦恼。壮岁:这里指李煜丧妻时的二十八岁。婵娟:泛指形态美好的女子。这里指大周后。
黛烟:青黑色的颜料,古时女子用以画眉。
灵筵,即供奉亡灵的几筵。《梁书·止足传·顾宪之》:“不须常施灵筵,可止设香灯,使致哀者有凭耳。”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灵筵勿设枕几,朔望祥禫唯下白粥清水乾枣,不得有酒肉饼果之祭。”王利器集解:“灵筵,供亡灵之几筵,后人又谓之灵牀,或曰仪牀。”
李后主十八岁时,纳绝代佳人、多艺才女昭惠为后,其婚姻之美满,伉俪之情深,才子佳人之意切,都是令人艳羡的。然而这对多愁善感的伴侣,在夫妻生活之外,却也有着因时移世变、国祚日衰而带来的诸多不顺心之事,当然也就难免“共憔悴”了。而尤其是年值“壮岁”,按常理,夫妻俩正当精力充沛,正该琴瑟调和,相依相傍,谁知竟疫从天降,绝症袭来,无情地夺走了与自己朝夕相处、形影相随的“婵娟”。“壮岁失婵娟”,中年丧偶,已是人生的大不幸,更何况所失的又是自己十分倾心的可人爱妻呢!接下来,“汗手遗香渍,痕眉染紫烟”,则是由昭惠皇后的遗物——眼前灵筵上的手巾触发哀感。凝神细看,巾上还留有爱妻生时轻抹香靥的“香渍”,细描眉黛的烟痕。可目下是“香渍”犹在,烟痕尚存,而“婵娟”已失,这就更令人不能不倍增切腹之痛了。全诗至此煞笔,余哀不尽。
侵湖何限竹鱼庄,棘箐丛幽径转藏。
泉韵隔花鸣罅石,竹光分雨到空床。
逸民消得称虞仲,难弟劳教誉季方。
几欲过从惭法供,湘莼采采不盈筐。
玉臂符初换,银纱色更新。新妆罢,一含颦。碧罗团扇底,见红鳞。
中原文字半蒿莱,入洛人传伯仲才。白发向催犹著赋,黄金挥罢独登台。
愁时天地衔杯尽,病后烟霞拂袖来。试听商声缘画角,蘋花一夜满江隈。
万里严程此一州,问亲娱舅尔须留。迁人宾客休顷户,僦屋炎蒸幸有楼。
穿槛笋高犹足采,戏池鱼美更何求。馆甥旧地花仍好,得暇频来看海榴。
江湖风浪日萧萧,鳅蟹鱼虾乱踯跳。
诸葛有才终复汉,管宁无计谩依辽。
烟消故国川原净,秋入空山草木凋。
犹恨归来相见晚,暮云春树碧天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