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绝壁荒亭岁月深,长松郁郁荫寒林。曾教炎暑来酷吏,谁向清风会赏音。
冰雪有情偕暮节,乾坤无地表贞心。寂寥尽日啼幽鸟,何事游人未解襟。
猜你喜欢
岁月如流不用嗟,盛衰前定岂曾差。自怜览照头浑雪,犹喜观书目未花。
竺岭两曾逢落桂,龙山三见撷新茶。春元便欲休官去,谁顾杭州十万家。
风霜摇落愈伤神,黄菊于予意自亲。迟莫长存君子操,凄凉不厌主人贫。
天虚沆瀣流清气,月过青冥动细沦。此夜空庭耿相对,春花夏叶总埃尘。
芳丛簇簇水滨生。勾起午风清。六花大似天边雪,又几时、雪有三层。明艳射回蜂翅,净香薰透蝉声。晚檐人共月同行。疏影动银屏。指尖轻捻都如玉,听画栏、高啭流莺。道是花枝比得,不成花也多情。
月转乌啼,画堂宫徵(zhǐ)生离恨。美人愁闷。不管罗衣褪。
清泪斑斑,挥断柔肠寸。嗔(chēn)人问。背灯偷揾(wèn),拭尽残妆粉。
月转换下沉了,乌鸦啼叫起来,华丽的堂室里响起了传递离情别恨的音乐。美女们愁苦烦闷,竟然顾不上罗衣被脱下来。
清亮的斑斑泪,挥洒后而柔肠寸断。憎恶人们发问,只好背着灯光暗暗地把泪水擦掉,连同脸上的化妆粉揩干净了。
参考资料:
1、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77-79
月转乌啼:表明夜深。画堂:古代宫中彩绘的殿堂。宫徵:这里泛指音乐。宫:古代五声音阶的第一音级。徵:古代五声音阶的第四音级。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褪:脱落。
嗔:发怒。搵:揩拭眼泪。残妆:被侵乱过的妆颜。
上片,写歌女们在夜深人静时的遭遇。第一、二句点明时间“月转乌啼”,更暗示了此时是歌女们的凄凉酸楚的生活时刻。在一种正常人休息的正常时刻,却从“画堂”里传来了离情别恨的音乐声,可以窥见歌女们怀念家人的伤心碎腑之苦痛。第三、四句进一层写美人“愁闷”。不仅仅在于娱乐皇公贵族,而且还在于歌女顾不上去脱“罗衣”,早已被皇帝皇后脱下了,自然人格上受到侮辱。“画堂”,腐朽淫威的殿堂,哪能容得下纤弱“美人”。苏轼愤然而诉:“画堂”里充满了音乐传递的“离恨”和“愁闷”。
下片,特写歌女们的泪斑与残粉。第一、二句“清泪斑斑,挥断柔肠寸”,写斑斑血泪变“清泪”,泪向肚里流,这种“离恨”的表现。挥泪痛断柔肠,痛向心里藏,这种“愁闷”的心情。最后三句更进一层,突出两个典型细节:一是不愿旁人细问,二是背着灯暗暗地揩拭泪水,直至揩尽被皇公贵族们所侵染过的残妆和脂粉。从清泪、柔肠、嗔人、偷搵、拭残妆这些行为的表现,将被压迫、被侮辱的歌女形象活脱脱地推向世人面前,不得不为歌女感到同情和爱怜。
该词的艺术贡献,在于塑造了一位成功的“泪美人”形象,并为婉约词提供一种经过“雅化”的新风貌。苏轼写歌女不同于其他词家,重在写“神”和内心的“凉”,具有超脱尘俗、高洁晶莹的美感,是寻常的“宫体词”不能比的。
山光桥影依稀见,远听鸣蝉。水国漫漫。忘了人间六月天。
清香引向花开处,小住游船。轻管低弦。桨触清波水濑圆。
一雨西来满寺凉,盈盈不语立方塘。远公白社所修种,净土青胎无点妆。
要向花光见菩萨,肯从色界问莲香。回头玉手双杯处,多少风流堕醉乡。
白云飞处是家乡,一度观云一度伤。望目未穷千里外,归心已堕二亲傍。
非无厚禄供甘旨,亦有朋尊介寿康。梁国勋名青史耀,两全忠孝绍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