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短笛山童学跨牛,英音不著利名愁。雨昏杨柳堪肠断,月冷关山合泪流。
三弄缓归荒落晚,数声吹老绿芜秋。太平有象清风外,飘落梅花遍海陬。
猜你喜欢
度密穿青且意行,穷居谁识万人英。
山当凿处终须好,水到平时自不鸣。
夏德真应参太始,禹功那复告其成。
登临遗庙秋风里,不尽今来古往情。
空园数日无芳信,恻(cè)恻残寒犹未定。柳边丝雨燕归迟,花外小楼帘影静。
凭栏渐觉春光暝(míng),怅望碧天帆去尽。满堤(dī)芳草不成归,斜日画桥烟水冷。
空寂的园里几天不见春的音信,令人悲伤的春寒还没有停。柳树边下着如丝的冷雨,使燕子归来得很迟,花旁的小楼上,静静地垂着帘影。
凭依栏杆渐觉已到黄昏,我帐然地举目远望,只见碧空下消逝了帆影。芳草长满了长堤,我却欲归不成;只见夕阳斜照画桥,烟雾笼罩水面一片凄冷。
参考资料:
1、徐寒主编.《历代古词鉴赏(下)》:中国书店,2011.06:第685-686页
2、高阳里评注.《花笺春心:婉约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424页
3、潘天宁辑注译析.《千家词》: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03:第316-317页
4、弓保安著.《清词三百首今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06月第1版:第388-389页
空园:荒园,闲弃的庭院。芳信:春天的信息。芳,泛指花草。恻恻:本是悲伤的样子。这里指独自伤神。残寒:这里指春寒。定:止,停。丝雨:如丝般的细雨。迟:缓,慢。花外:花丛畔。帘影:这里指人在窗前被竹帘所隔的身影。
凭栏:倚着栏杆。暝:日暮,傍晚。堤,同“堤”,岸堤。画桥:雕饰华丽的桥梁。烟水:雾霭迷蒙的水面。
该词是一首写伤春、思归的作品。词中蕴含着无限伤感,流露出作者满腹辛酸,这与词人仕途乖蹇,长期流落异乡是分不开的。
全词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春日景物的描绘之中。开篇二句,写初春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空园数日无芳信,恻恻残寒犹未定。”严冬刚过,园中花草尚无萌发的动静,所以说“无芳信”。第二句是写作者的感受,“恻恻”是悲痛之意,“残寒犹未定”是悲痛的缘由,“犹”字隐隐显露出词人盼春心切,对眼前的时令气候厌倦不满之意。“柳边丝雨燕归迟,花外小楼帘影静。”但是,柳树吐丝、春雨蒙蒙、燕子归迟等等都预示着春天已经来临。此时词人应该心情舒畅了,但事实又不是那样,“帘影静”的一个“静”字,说明那深居楼中的人并无心欣赏春景春色,帘影不动,气氛显得格外沉闷寂静,含蓄地道出楼中人,或者就是作者自己忧心忡忡,似乎有难言的苦衷。
下片写暮春景色,在景物描写中表现出词人心绪不佳的原因。“凭阑渐觉春光暝,怅望碧天帆去尽。”这二句写动作、感觉,情在其中。凭栏眺望,惆怅的情绪涌上心头,春光流逝,孤帆远去,更触动了词人的心思,“满堤芳草不成归”,已是绿草如茵的深春,久居异乡,不能“成归”,这句与前句“怅望”相承,与首联“恻恻”相呼应,道出了词人“伤春”的原因,就是“思归”。尾句“斜日画桥烟水冷”,勾勒了一幅清淡孤冷的画面,与“满堤芳草”映衬,进一步烘托词人因“思归”而苦恼万分的悲凉心绪。
大波相拍流水鸣,蓬山鸟兽多奇形。琴心不喜亦不惊,安弦缓爪何泠泠。水仙缥缈来相迎,伯牙从此留嘉名。峄阳散木虚且轻,重华斧下知其声。檿丝相纠成凄清,调和引得薰风生。指底先王长养情,曲终天下称太平。后人好事传其曲,有时声足意不足。始峨峨兮复洋洋,但见山青兼水绿。成连入海移人情,岂是本来无嗜欲。琴兮琴兮在自然,不在徽金将轸玉。
小鱼喜亲人,可钓亦可纲。
大鱼自有神,隐见谁能量。
老禅虽无心,施食不肯尝。
时於千寻底,隐见如龙章。
洞庭波,欲渡不得忧如何。岷峨六月下雪水,九江不流平如砥。
朝朝日月镜中开,时时兰芷香风起。自从氛祲飞鲸鳄,白浪如山断衡霍。
蛟龙一夜失窟宅,昼日冥冥风雨恶。四山阴火烧白骨,归梦无津湖水阔。
夜半寒笳吹一声,哀猿尽叫丹枫脱。湘灵听之罢鼓瑟,九疑无路千峰黑。
一时弹断五弦琴,惆怅南风来不得。江南日夜造楼船,澄清望断在明年。
羁客穷途谁不老,何日湖边看春草。
五月江天未徂暑,日日江云酿江雨。眼惊雪浪打秋涛,卷地风来雨如许。
穷人赋屋才一椽,茅茨零落仰见天。风栖不定夜未晓,旅食过午庖无烟。
家无鞠穷病在腹,两股重膇成蹒跚。麦虽黄落雨未止,云欲漫乱风还颠。
诗成有泪收不得,人生如此亦可怜。君不见章台走马张京兆,弹压功成在谈笑。
不将钩距作神明,自此长安无恶少。迩来持节镇七州,令行幕府如清秋。
尚书地已八座贵,况复功方三辅优。应笑南来双病鸟,千里依人作昏晓。
邓林有木暗如山,谁与安巢著林杪。
途穷百无成,或许营菟裘。
依然大板宫,蚁穴梦封侯。
人生眠饭耳,物外亦赘疣。
科名付诸公,老矣吾归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