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玉勒金羁拥翠裾,出尘标格照璠玙。紫薇官转无留橐,青琐名存有谏书。
宦业一门光史牒,民风三楚驻轺车。相逢湖海输心地,谁道元龙气未除。
猜你喜欢
为客他乡远,游园新兴长。畦蔬盈嫩翠,林橘吐微黄。
身上萧条事事空,齿牙凋落剩衰翁。
渴心尚欠冰凌解,病骨长思药力攻。
文几倦亲尘土暗,断编慵理蠹鱼封。
南床稳卧陶公宅,枕上悠扬一榻风。
酒清杯洁。明日严装发。最是无多离别。只一个,团圞月。
愁绝衾尚热。语长灯半灭。珍重破题儿也。忍耽搁,短桥雪。
仙云缥缈,三五银蟾,无限清光皎皎。绿绮传心,红绡有意,相见两情倾倒。
懊恨知多少,恨黄鹂隔院,珠喉弄晓。猛可地、一声去也,玉佩犹鸣,香车顿杳。
待欲学韩凭,粉蝶轻盈,梦儿空绕。细想有何留恋,枝上桃花,已入东君怀抱。
无计神伤,有怀肠断,浪说王孙芳草。已被多情恼,倘情根不断,韶华易老。
最好是、拈花微笑。何须惆怅,几番谱尽相思调。者春梦、何曾醒了。
日暖风恬种药时,红泉翠壁薜萝垂。幽溪鹿过苔还静,
深树云来鸟不知。青琐同心多逸兴,春山载酒远相随。
却惭身外牵缨冕,未胜杯前倒接z5.
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hàn)血。
珊瑚枝下人,衔(xián)杯吐不歇。
颗颗精细的红稻米饭啊,那是耕牛滴滴的血凝成。
贵族们吃喝玩乐赏珍宝,饮酒而吐出红米饭不停。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36-237
2、尚作恩.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319-320
3、严洁.晚唐诗鉴赏:凤凰出版社,2006:633-634
伤:哀伤、悲悯之意。红稻:指红色的稻米,为稻中的一种,亩产量低,较为珍贵、罕见。颔:下巴颏。
珊瑚:海中的珊瑚虫的分泌物和石灰质骨骼形成的,像树枝状,多为红色,也有自色的,经加工成珍贵的装饰品,古代富贵人家常将它供于几案上,作赏玩的珍宝。衔杯:饮酒。吐:吐出红米饭。
诗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隐居中度过,其诗亦多隐逸之风,这首《伤农》却是一篇富有社会意义的作品,对封建剥削阶级的奢侈浪费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此联描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红稻”指红色的稻米,不仅清香好吃,且富营养,多供贵族、富豪之家食用。这里不用一碗,而用一粒,便含有农民一年四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才有人们碗中之餐,粮食得来粒粒都含着辛苦之意,用词着意甚深。“牛颔血”,牛在耕田时下巴被套绳磨出血来,突出了劳动的艰苦,然而牛既如此人更不堪,诗人借牛颔血烘托了劳动人民耕种的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是用劳动人民的血汗换来的,和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很是相像。凡是有良心的人都应该珍惜劳动人民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劳动成果,这是两位诗人写作这类题材的诗之共同宗旨。然而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这样,那些不劳而获、不知稼穑的腐朽奢糜之徒是从来都不懂、也不屑去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的。
“珊瑚枝下人,衔杯吐不歇”,此联描绘了富贵豪门家的奢侈与浪费。“珊瑚”,珊瑚枝,因它色彩艳丽,且采摘不易,所以它便显得十分名贵,是官宦贵戚家室内部装饰摆设珍品,由此可知,诗中“珊瑚枝下人”指的便是大富大贵人家的男男女女了,他们终日极尽奢华。下句中的“衔杯吐不歇”便是动劳人民辛辛苦苦种出的红米做成的饭,被他们在纵酒行乐时如同废物一般吐了出来。
白描的手法与鲜明的对比是诗人采用的艺术手法;语言朴素、形式短小,含义深刻是这首诗的特点。这首诗与李绅的《悯农二首》相比,诗意接近,虽不及李诗影响大,但对农民的疾苦是深切同情,对不劳而获的豪富贵族是深表愤怒的。整首诗朴实、直率地写出悲愤交加的感情,有很强的感染力。
官舍萧条怯莫冬,衰颜得酒晕生红。遥思兰若堂中老,非柏非松自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