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绣户雕阑玳瑁筵,沈檀风袅鸭炉烟。翠钿错落调钟乳,玉笋纵横拨锦弦。
紫阁绣袍车杂沓,金丸珠履客喧填。蜡薪麟脯龙为醢,笑杀何曾日万钱。
猜你喜欢
暮云已没乱山横,疲马踟蹰不肯行。地僻茅椽几家住,天遥江树一灯明。
喧嚣不辨舆人语,开凿新通驿路程。赖是前驱逢负弩,主人犹解重长卿。
远营鼓角送悲酸,十口无归泪不乾。孤雁哀鸣秋浦远,慈乌待哺夕阳残。
江南战骨遗民尽,天上除书选将难。敢望伊周明至理,愿闻韩信早登坛。
台高日欲暝,晚眺眼增明。
叠嶂罗云树,双流抱粉城。
低浮烟万栋,清送月三更。
尚红秋吟夜,江声带雨听。
拨刺银鳞跳绿波,呦呦文鹿过林阿。从教馋客频相劝,不解祗园施网罗。
大捷归来列校收,蒲萄银瓮坐箜篌。
酒酣夜出巡边垒,壮士闲眠枕髑髅。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jīng)门。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
方将与农圃(pǔ),艺植老丘园。
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我所思念的人在何方?重山叠嶂,只能怅然遥望荆州。
我虽满腹才华,可天下却无人赏识,没有您张丞相的擢升,恐怕我还寂寂无名。您的知遇之恩,我终身难忘。
您遭不幸,被贬荆州,我也将追随您,退出这污浊的官场。归隐田园。
南飞的大雁呀,你们振翅高飞,可是怎能将我的思绪传与荆州的故人?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91
2、邓安生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28-129
所思:所思慕的人,所思虑的事。怅望:惆怅地看望或想望。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此处借指荆州。
举世:普天下。
方将:将来,未来。农圃:种粮和种菜的人。艺植:种植,耕种,栽植。老丘园:终老于田园。
飞雁:一作“飞鸟”。飞:《全唐诗》校:“一作无。”何由:怎能。
《寄荆州张丞相》这首诗寄托作者对张九龄的深切怀念,抒发世无知音,自己也将归老田园的情怀。
首联起笔疑问,设置悬念,然后用脑海中的想象做答,并点题,表明对张丞相的思念。“所思竟何在”,诗人“思”那名动一时的名相在哪里,接着“怅望深荆门”,既表达了对张九龄的深深怀念,又写出了对当时黑暗政治的不满。颔联则是加深了这种不满的感情,在抒情上更进一层。“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追忆往事,诉说自己仕途的坎坷及对张九龄赏识、提拔自己的感激。“无相识”略显夸张,有明显的奉承之意;或有双关意,指别的丞“相”不“识”己的意思。颈联表明自己的立场:“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说明自己不会与昏暗的官僚门同流合污,将隐居于山川田园之中。那山水田园就是诗人在红尘中一直所沉吟向往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归隐的决心。尾联讲寄言,“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眼睛望着南飞雁,一直看它们飞到天边的尽头,消失为止,与“怅望”首尾呼应。此处用了“雁”、“言”谐音,似乎也是在说或许那南飞雁能帮诗人捎带去吧。诗人寄思念之情于南飞大雁中,更以鸿雁过尽,无从寄书,抒发自己难言的隐痛,意在言外。
全诗以景结束,苏轼赞王维“诗中有画”,“目尽南飞雁”有这个意思。以此收束全文,低吟婉转,更觉深沉。诗歌语言朴实无华,自然天成,处处透露出作者的真情实意。
累日欲修礼,今兹清饮陪。位分乾卦画,人比晋卿才。
宗庙精禋近,侯邦舞羽来。光华连七璧,符采缀三台。
仪凤须论德,良弓自有材。雄铓皆帝剑,直节倍公槐。
吏计无先善,人情且去哀。箴思丹扆补,彩喜碧油回。
穆若亲朋会,欣然肺腑开。驰蛟参骏轨,朽驭愧驽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