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万里云山是桂林,都门雪霁马骎骎。驰声粉署年华久,佐政薇垣宠眷深。
瘴厉须凭甘雨散,疲癃还望福星临。此行上德敷宣遍,定有殊勋简帝心。
猜你喜欢
江边微雨柳条新,握节含香二使臣。两绶对悬云梦日,方舟齐泛洞庭春。今朝草木逢新律,昨日山川满战尘。同是多情怀古客,不妨为赋吊灵均。
君昨粹嘉禾,施设皆儒者。
千里称廉平,六邑荷宽假。
海沂虽赖祥,宣室俄思贾。
召还甫再期,出守荣五马。
旧治闻重来,懽呼溢田野。
正苦夏日炎,将沐秋霖洒。
君侯宽且明,义利审取舍。
愿推一片心,大作万间厦。
苛敛戒分肥,严刑去衣赭。
当令愁汉声,转作诗歌写。
如君梁栋才,一麾宁久把。
只虞席未温,又赋公归雅。
新晴天宇色正青,群鸿高骞在冥冥。
儿童相呼共仰视,我亦扶杖来中庭。
丰年到处稻粱满,胡不暂下栖沙汀?应须江海寄旷快,肯为霜雪嗟飘零!书生可笑不自喜,憔悴久翦笼中翎。
鸥波万里每媿杜,鹤化千载知非丁。
风前哀号漫激烈,月下孤影常伶竮。
诗成欲写复嬾去,诵似溪友声泠泠。
束书入谷起徵君,盥耳渊栖似不闻。
知有故人来问字,喜无逋客为移文。
忍贫羞说黄金尽,爱老慵将白发芸。
独倚高楼南北望,青天依旧有閒云。
连天芳草送征轮,未免低徊去国身。八百馀年王会地,垂杨无语为谁春。
故人通贵绝相过,门外真堪(kān)置雀罗。
我已幽慵(yōng)僮(tóng)更懒,雨来春草一番多。
老朋友和达官贵人们不再和我往来,我门庭冷落,真的可安放捕鸟的网罗。
我已懒散无聊,什么都不做,家中的仆人更是懒过我。你看,一阵春雨刚过,门外的青草又长了许多。
参考资料:
1、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44
2、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52
故人:老朋友。通贵:达官贵人。绝相过:断绝来往。“门外”句:谓门庭冷落,可安放捕鸟的罗网。这里用此典,说明人情冷暖。罗:捕鸟的罗网。
幽慵:闲散疏懒。僮:仆人。一番多:一倍多,这里指很多。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咏闲居是重要主题之一,也称为闲适诗。对诗人们来说,所谓闲,不仅仅是没事做或不做事,而是相对出仕忙于公务而言,所以闲居诗往往成了隐居诗的代名词。司马光退居后,不能忘怀于朝廷政治,所以这首《闲居》写闲而实不闲,至少是身闲心不闲,因而格调与传统的闲居诗不同。
诗前两句说自己的老朋友及昔日的同僚们纷纷倒戈,支持新法,与自己断绝来往,家里安静得门可罗雀。第二句用汉翟公典故,讽刺人情冷暖,世风不古,表示自己胸中的不平。下半由此发挥。众叛亲离,他自然郁郁寡欢,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无精打采。连仆人也改变了以往惯有的勤俭,乘机偷懒,一场春雨过了,庭前杂草丛生,也没人去管。“僮更懒”三字,道出无限辛酸,大有“运衰奴欺主”的味道。
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句句写闲,门庭冷落,无人过访,就少了许多应酬,可以空闲;自己慵懒,无所事事,也是闲。但诗人笔下展示的生活场景不是优游闲散的,而是内外交困的;诗人的心情也不是恬淡安适的,而是抑郁不平的。此诗是浅显中有深致,平淡中有沉郁。这就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少闻曲笔湘军志,老负虚名太史公。古色斑斓真意少,吾先无取是王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