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阴阴绿树散清凉,扶醉同消夏日长。一段溪山看不尽,浩歌相对任斜阳。
猜你喜欢
天开虚白寒,露滴空翠冷。谁持明月光,鉴此山河影。
垂萝庭院昼深沉,别后俄惊岁月深。琴剑未归猿鹤老,几回清梦绕长林。
淅沥檐声枕上闻,揽衣起坐对炉熏。
万家歌舞丰年乐,未费乌龙一线云。
南北占星日,相随任远飘。
舆图沦浩荡,舟楫变昏朝。
雁力翻风尽,蛟宫隐浪遥。
最怜无定处,雷雨失青霄。
秾香碎梦锁重帘,入道琴心落指纤。还是美人真忏悔,朝来刺血写花严。
无梅诗兴阑珊了,无雪梅花冷淡休。
懊恼天公堪恨处,不教滕六到南州。
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
不死复不老,万岁如平常。
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
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qú)央!
自古人生就有死,谁能长寿命不亡?
竟有不死也不老,命活万岁也平常。
赤泉之水供我饮,员丘之树我当粮。
日月星辰同我游,哪能很快把命丧!
参考资料:
1、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38-255
灵长:与神灵一般长久。
方:当。三辰:指日、月、星。考:老。渠:同“遽”,忽然。
此诗实际上是组诗的前后两大部分的一个转折点。诗借《海外南经》、《大荒南经》以及郭璞注中有关“不死之民”“不死国”之神话传说,渲染神话世界里长生不死之乐,“有员丘山,上有不死树,食之乃寿;亦有赤泉,饮之不老”,不死之民超越生死,与日月星辰相交往的自由生活,亦真亦幻。但诗人所借以表现的,是他在人间世所感受到的美好之物无法长存的深刻失落。而组诗从这一首开始,亦从理想转入现实,从借美丽神话所抒发的对理想政治社会的向往,进入到对晋宋之际某些隐秘的政治历史事件的揭露及对统治者恶行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