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想到崧台泪暗零,背人开匣抚青萍。当春鲁酒休辞醉,入夜胡笳不可听。
肠断子山应作赋,心违刘向且传经。铜驼一夜荆榛雨,寒食端州草又青。
猜你喜欢
邮亭低折绿杨枝,风满帆樯酒满卮。百里羁栖非远客,暮年亲友重临歧。
春江梦里迎桃叶,夜雨宫前赋黍离。咫尺漓江书易寄,旅愁频遣故人知。
别怀
衣松罗扣,尘生鸳甃,芳容更比年时瘦。看吴钩,听秦讴,别离滋味今番又,湖水藕花堤上柳。飕,浑是秋;愁,休上楼。
春睡
花沾宫额,草香罗带,一春心事愁无奈。感离怀,梦多才,流莺只在朱帘外,午睡正浓惊觉来。挨,金镜台;歪,金凤钗。
感旧
凭高凝眺,临风舒啸,一番春事胡蝶闹。越山高,楚天遥,东风依旧桃花笑,金鞍少年何处了,牢,粗布袍。熬,白鬓毛。
闺思
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柳花飞,小琼姬,一声雪下呈祥瑞,团圆梦儿生唤起。谁,不做美?吓,却是你!
漫叟(sǒu)以公田酿酒,因休暇,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偏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zhǎo),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fǎng)。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zhuó)饮四坐以散愁。
我用公田产出的粮食来酿酒,常借休假之闲,载酒到石鱼湖上,暂且博取一醉。在酒酣欢快之中,靠着湖岸,伸臂向石鱼取酒,叫船载着,使所有在座的人都痛饮。好像靠着巴陵山,而伸手向君山上舀酒一般,同游的人,也像绕洞庭湖而坐。酒舫漫漫地触动波涛,来来往往添酒。于是作了这首醉歌,歌咏此事。
湖南道州的石鱼湖,真像洞庭,夏天水涨满了,君山翠绿苍苍。
且把山谷作酒杯,湖水作酒池,酒徒济济,围坐在洲岛的中央。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管他连日狂风大作,掀起大浪,也阻遏不了,我们运酒的小舫。
我手持酒葫芦瓢,稳坐巴丘山,为四座斟酒,借以消散那愁肠。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09
漫叟:元结自号。休暇:休假。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引臂:伸臂,举臂。唐白居易《三游洞序》:“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长:放声歌唱。
沼:水池。历历:分明可数。清晰貌。洲岛:水中陆地。
废:阻挡,阻止。酒舫:供客人饮酒游乐的船。
长瓢:饮酒器。酌饮:挹取流质食物而饮。此指饮酒。四坐:指四周座位上的人。
序文主要叙述作者与其友属在石鱼湖上饮酒的事及作者对此事的感受。该诗反映了封建士大夫以酒为戏,借饮取乐的生活情趣。诗的末句说:“酌饮四坐以散愁。”实际上,作者并没有在诗中表现哪一句是在写愁,以及字里行间有什么愁,所以“散愁”一句是无病呻吟。该诗以酒为戏,借饮取乐,抒写了作者的情趣是真的,说作者及其四坐有愁而举杯消愁却是假的。从内容看,该诗无可取之处。
该诗为七言诗,但它的句型与语气,实取之于民歌,既显得顺口,又使人易记。
商飙零枯林,疏雨堕中夕。览物怆已惊,怀人渺难得。
明发聆逸唱,愿言慰幽寂。胡为抱纡郁,更使动悽恻。
蜚鸿识来宾,鹰隼知所击。物微有逢辰,子北独失职。
高天终难间,浅俗每忌直。浮沈岂非智,器远固难识。
西山东海莫容身,芒履萧萧万里尘。
去住更无宽岁月,死生惟有一君亲。
丹心故国江云冷,白骨他乡塞草青。
不是回头春已暮,至今犹说似痴人。
控飙扇太虚,八景飞高清。仰浮紫尘外,俯看绝落冥。
玄心空同间,上下弗流停。无待两际中,有待无所营。
体无则能死,体有则摄生。东宾会高唱,二待奚足争。
万里闽中去渺然,孤舟水上入寒烟。
辕门拜首儒衣弊,貌似牢之岂不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