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侧识安巢意,那堪绕树悲。风寒难自稳,月白更须疑。
乌鹊仍三匝,鹪鹩但一枝。卑栖复如此,何有上林思。
猜你喜欢
大泽秋初到,荒庭夜自明。
风云生有候,河汉落无声。
病得新凉减,诗因少睡成。
高枝有乌鹊,栖稳若为惊?
老矣常嗟去日遒,病来更觉此生浮。
庭花舞影月当午,檐树有声风报秋。
足倦独行惊踸踔,发稀久坐怯飕飀。
鸡号日出闲无事,又向清溪弄钓舟。
万室边江次,孤城对海安。朝霞晴作雨,湿气晚生寒。苔色侵衣桁,潮痕上井栏。题诗招茂宰,思尔欲辞官。
赫其临兮优游。俄复去兮难留。八部从兮如毛。俨先后兮灵辀。
凝睇兮夷犹。冀慈云兮遐周。
曲埼萦渌波,荇丝缀云素。娟娟云际月,浅映湖上树。
城西戍火微,面水一萤度。峭风吹萝带,飞翻桂华露。
香定四无声,碧影溃烟去。欲寻徐孺亭,凄断回桡处。
开从绿条上,散逐香风远。故取花落时,悠扬占春晚。
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
晴天闇闇雪,来送青春暮。无意似多情,千家万家去。
每到暮春时节,河堤、池边、小径旁、庭院里,总可见翠柳低垂,风吹柳絮满天轻盈起舞,碧绿的柳条不断地轻扬起柳花,总是别有一番精致与情趣。古今文人墨客,也总吟咏这柳花,韵味多多。
柳花俗称柳絮,又叫杨花。在春芳殆尽的晚春,柳絮似雪,无根无依,随风荡扬,引起了诗人们的联想和感概,表达着不同的感情。折柳赠别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行旅风俗,此风俗形成于秦汉。著名于西安市东郊的灞水上的灞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这里有“灞柳风雪”之称,已列入“关中八景”。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特别情境当中,总有折柳相送的场景细节。于是,古人的诗词歌赋中就少不了“歌咏折柳”的意义。
刘禹锡这组诗一反前人咏柳的格调,诗中写出了柳花的品格和精神。这是由于刘禹锡参与变法革新失败后,遭遇贬谪,他借题发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他把柳花写得那么高尚,那么多情。
本自求彭泽,谁云道里赊。山从石壁断,江向弋阳斜。
暮色随枫树,阴云暗荻花。诸侯旧调鼎,应重宰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