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持宪神羊著,参军草檄名。白眉怜马季,綵笔笑江生。
风入鹏南翼,云蒸冀北程。黄金台望远,万里正含情。
猜你喜欢
秋色扑帷清,侵晨傍柳行。衣牵朝露湿,花映晓霞明。
拙病怜吾道,江湖寄此生。华峰云日近,忻慰倚门情。
驱车出北平,暮向邯郸行。秋在风前树,波连雨后萍。
三千矜赵客,十二傲秦城。此日哀陈迹,平原草木生。
旅病怜秋色,相逢一解颐。看君花满县,愧我鬓如丝。
把酒还听鸟,开襟且论诗。黄粱今已熟,那计梦回迟。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该句摘自何卷,尚待查考。代儿童游戏多种多样,十分丰富。该诗前两联写了两种游戏,一是骑竹马;一是放风筝。竹马在地面上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风筝在空中飞舞,左摇右摆,又飞又叫,好不骄横。值得关注的是,诗人写风筝与风的关系时,手法与众不同,他不说风筝凭借风力而飞,却说风筝挟持风筝在大风中飞扬跋扈。在这里,作者把风筝作为主体,视它为生灵,真是把个风筝写活了。
读此诗,不由得想到现今仍然流行于日本的“斗风筝”。打斗的风筝多为长方形硬板子,从背后勒成瓦形,或竖或横,绘画简洁明快,不拴尾巴,背缚弓弦,凭借强风,飞上天空,左冲右突,嗡嗡作响。许多风筝同时升空,并不回避碰撞缠绕,而是互相打斗,互相“割线”,一旦线断,任其飞去。最后,谁还留在空中,谁便是胜利者。那场面颇有陆翁诗的气势。
后两联提及当时宋朝实景:农夫冬闲跟着村里的穷书生学习,但这只是学习极基础的东西,为的是在立契,作保时不被蒙骗。
船头更鼓打两声,如何未到常州城。
道旁火炬如昼明,道上牵夫如蚁行。
今宵到得荆溪馆,我欲眠时夜还短。
明朝拥被窥舡窗,百尺柳条垂两岸。
翱翔适岭海,路衢悠以长。车前建隼旟,车后拥干将。
击兽须击虎,刈萧无及芳。丈夫志万里,遐远安足伤。
颙颙霄汉姿,皎皎冰蘖肠。勖哉保终誉,慰我亲故望。
闽州五月雨不歇,剑南诸溪水俱发。溪边树木缠风雷,郭外人家走鱼鳖。
野老惟忧禾黍歇,尾闾不见波涛泄。君莫恨去年前年雨水绝,越王台下江流竭。
行人道上思饮冰,古井盐花白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