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池上栽成竹一区,凉云不断荫相俱。人逢子敬停花屐,客胜公荣弄酒壶。
自喜平生嘉迹似,共誇终日鄙言无。挥毫拂素休辞酩,近有南邻足典沽。
猜你喜欢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蘋(pín)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中葵?懿(yì)此出深泽。
山涧里溪水顺畅地向东流去,溪水清澈,水中的石头清晰可见。
苹藻这些水草在水边默默地生长,十分茂盛,随着微波轻轻荡漾。
采集它们可以用作宗庙祭祀,可以进献给尊贵的宾客。
难道没有菜园中的冬葵这种珍贵的蔬菜可以用来进献吗?这是因为苹藻来自幽远的水泽,更加美好、可贵。
参考资料:
1、邵阳市第一中学网.赠从弟·其一
从(旧读zòng)弟:堂弟。泛泛:水流貌。磷磷:形容石头色彩鲜明。
蘋藻: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华叶:花与叶。
羞:通“馐”。嘉客:佳客,贵宾。
懿:美好。
这首诗,咏的是“苹藻”。苹藻生于幽涧,“托身于清波”,历来被视为洁物,用于祭、享。此诗咏苹藻,开笔先叙其托身之处的非同凡俗:“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泛泛”叙涧水畅流之状,“磷磷”写水中见石之貌。读者眼前,顿时出现了一派幽凉、清澈的涧流。然后才是苹藻的“出场”:“苹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在幽涧清流之上,苹藻出落得花叶缤纷,随着微波轻轻荡漾,显得何其清逸、美好!“采之荐宗庙,可以羞(进)嘉客。”这就是人们用作祭享、进献贵宾的佳品呵!这两句写苹藻的美好风姿,用的是映衬笔法。读者可以感觉到,其间正有一股喜悦、赞美之情在汩汩流淌。接着,诗人忽然拄笔而问:“岂无园中葵?”意谓:难道园中的冬葵就不能用吗?回答是深切的赞叹:“懿(美)此出深泽!”但苹藻来自深远的水泽,是更可贵、更能令人赞美的。这两句,用的又是先抑后扬的笔法:前句举“百菜之主”园葵之珍以压苹藻,是为抑;后句赞苹藻之洁更胜园葵,是为扬。于问答、抑扬之中,愈加显得苹藻生于幽泽而高洁脱俗的可贵。以此收束全诗,令人读来余韵袅袅。
肆筵无釦器,钉壁但鑱碑。
慨叹慕前躅,咨吁亦小知。
饪谐棋酒伴,瓶远井泉湄。
自许羲皇上,陶然绝旷夷。
病躯惬初景,动息颇自由。不息风雨倦,来贪山水幽。
穿云路窈窕,抟空行遭周。危峰杰笔卓,叠嶂翠屏稠。
契我遗世想,遂此物外游。
登高雅会时当九。黄花乍坼东篱后。烟淡波寒谁信受。风敲红叶霜林
偶然来继前贤迹,信矣皆如昔日言。
诸县丰登少公事,一家饱暖荷君恩。
想公风采常如在,顾我文章不足论。
名姓已光青史上,壁间谷貌任尘昏。
烁石炎曦,过云急雨,院落槐午阴清。藕花开遍,绿细一池萍。槽下真珠溜溜,龙团破、河朔余酲。阑干外,梧桐叶底,金井辘轳声。
盈盈。开雾帐,珊瑚连枕,云母围屏。对肌肤冰雪,自有凉生。翠袖风回画扇,拂香篆、虬尾斜横。北窗晚,娟娟静色,竹影上帘旌。
春梦无心秪似云,一灯明灭夜将分。
美人粉黛归何处,欲寄音书那得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