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桂父服芝房,山图事陇乡。种来三作秀,掇取五成芳。
凤吐充人饵,霞披缮月粮。玉禾虽不艺,自可岁年长。
猜你喜欢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图看,终是欠峰峦!
上片起首一句点明题旨,然后直接进入回忆。第二句用两个地名词和两个方位词,带出了寺前山后的一切风景点。第三句是近景小景,展现了广阔的背景以后,再专门回味游览冷泉这一名胜时的情形,自然也有举一点以见全貌的作用。以上两句是全篇中唯一正面写景的地方,但句中只标明地点方位和说明旧日曾经亲游,至于这里的风景到底怎样美好,作者却不直说。这样写可以让读者驰骋想象,他们有可能填补出比任何笔墨、色彩都多得多、美得多的景象来,这是艺术空白的妙用。上片结尾一句意思是说这里游憩,即使酷热的三伏天也如清爽的秋日。如果说前两句写景只点出景哪里,是使用了艺术的拙笔的话,那么这一句无边的美景之上精心捕捉山光物态的神韵,则使用了艺术的巧笔。
过片两句是想象。冷泉亭左侧有呼猿洞,相传晋代僧人慧理曾蓄白猿于此。这两句虚事实写,更添了西山灵气。从内容上看,作者这两句中似乎还通过白猿的长啸而去,怀念杳无踪迹的慧理,然后再通过对慧理的追缅,遥寄自己许身湖山、与猿为侣的愿望。结拍两句,意思是说:别后因为甚思西山而不可得,只好找来西山的画图频频观看,但那上面终究找不出真山峰的美质来。这里用图画作为反衬,西山的灵姿秀气因此更为突出了。“欠峰峦”,指缺少峰峦,实际上是说没有好的峰峦。“画图”,别本作“画阑”(“阑”同“栏”),说诗人所处的地方多次凭阑而望,终是看不到西山那些优美的山峰。这样当然也通,但少了西山比图画更美丽这层意思。
城西千叶岂不好,笑舞春风醉脸丹。何似后堂冰玉洁,游蜂非意不相干。
束发走场屋,始得从君游。
灯火都城夜,风雨湖上秋,追随不隔日,岩穷探搜,摩挲石屋背,摇兀闇门舟。
酒酣耳颊热,意气盖九州。
夜卧相蹋语,狂笑杂嘲讴。
但恐富贵逼,肯怀贫贱忧!人事信难料,百战竟不侯。
我老农圃间,君落天南陬。
相逢会稽市,感叹岁月遒。
君从上都来,倘逢旧朋俦?我穷本天命,於人宁有求。
但念侯君房,不知尚痴不?君闻拊手笑,怪我狂未瘳。
共谈平生旧,只欲苦死留。
如何忽决去,病疟送无由。
秋风坠桐叶,新霜犯貂裘。
君听马蹄声,中有千里愁。
野水閒云无定踪,一生空棹月明中。锦鳞才得翻船去,堪笑家风彻底穷。
万松盘岭势回环,才抱青溪浸碧山。
莫道南轩专一壑,古今天下共曾颜。
道旧西樵馆,山尊亦偶同。独邻归草草,不得看诸峰。
积雪魂轻,停云香腻,朦胧酿作微阴。粉墙低覆,东风斜倚,晚来丝雨沉沉。
梁间闻细语,睡不稳、乌衣素襟。玉容寂寞,霓裳舞倦,芳事这番深。
增妩媚、一枝凝泪眼,爱冰姿绰约,特费清吟。婷婷标格,溶溶院落,春宵一刻千金。
夜凉初过雨,栏干外、轻寒不禁。月明人静,淡烟流水无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