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河日落绕天长,风起云飞旧战场。野店短衣眠乱草,戍楼横笛向垂杨。
千盘未觉羊肠苦,一醉频倾马乳香。更欲与君同仗剑,和吟新句坐流觞。
猜你喜欢
楚有养狙(jū)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fù)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箠(chuí)焉。众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wù)。
其夕,相与俟(sì)狙公之寝,破栅(zhà)毁柙(xiá),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něi)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kuí)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楚国有个以养猕猴为生的人,楚国人叫他“狙公”。每天早上,他一定在庭院中分派猕猴工作,让老猴率领(其它猴)到山里去,摘取植物的果实,取十分之一的果实来供养自己。如果猕猴不给狙公,狙公就生气地鞭打它们。猴子们都害怕,却不敢违背。
有一天,有只小猴问众猴说:“山上的果子,是狙公的吗?”众猴说:“不对,(果实)是天生的。”又问:“没有狙公的同意(我们)就不能去采吗?”众猴说:“不对,谁都能去采。”又问:“(既然)这样那么我们为什么听从他并要被他差使呢?”话还没有说完,猴子们全醒悟了。
那天晚上,众猴一起等到狙公睡着的时候,打破栅栏毁坏仓房,拿走他(狙公)存放的粮食,舍弃狙公,不再回来。狙公最后因为饥饿而死。
郁离子(即刘基隐退青田山时自取的笔名)说:“世上那种凭借权术奴役人民却没有法度的人,不就像狙公吗?只因人民昏昧尚未觉醒,才能让他得逞,一旦有人开启民智,那他的权术就穷尽了。”
本站。
狙:猕猴。部分:部署分配。此处指分派之:到。求:寻找。此指采摘。赋:征收。箠:用鞭打,名作动。畏苦之:对(这种生活)感到很苦。
树:动词,种植。与:同“欤”,吗。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既:完。寤:同“悟”,领悟到。
相与:一起。柙:关兽的木笼。卒:终于。
以:把。以……为:把……当做。(此处为倒装句,养狙以为:把养猴当做)术:权术假:依靠俟:等候归:回归或:有的实:果实其:那个馁:饥饿为之役:被他(狙公)奴役。道揆:道德准则。
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翌日各以表谢又进诗一篇臣轼诗云绣裳画衮云垂地,不作成王剪桐戏。
日高黄繖下西清,风动槐龙舞交翠。
(迩英阁前有双槐,樛然属地如龙形。
)壁中蠹简今千年,漆书蝌蚪光射天。
诸儒不复忧吻燥,东宫赐酒如流泉。
酒酣复拜千金赐,一纸惊鸾回凤字。
苍颜白发便生光,袖有骊珠三十四。
(臣所赐诗并题目及臣姓名,凡三十四字。
)归来车马已喧阗,争看银钩墨色鲜。
人间一日传万口,喜见云章第一篇。
(上前此未尝以御书赐群臣。
)玉堂昼掩文书静,铃索不摇钟漏永。
莫言弄笔数行书,须信时平由主圣。
犬羊散尽沙漠空,捷烽夜到甘泉宫。
似闻指麾筑上郡,已觉谈笑无西戎。
(时熙河新获鬼章。
是日,泾原复奏夏贼数十万人皆遁去。
)文思天子师文母,终闭玉关辞马武。
小臣愿对紫薇花,试草尺书招赞普。
(谨案唐制:翰林学士带知制诰,许缀中书舍人班。
今臣以知制诰待罪禁林,故得以紫薇为故事。
)
木槿篱边络纬哀,卧看河汉远天回。西风不管扁舟客,吹下楼头笑语来。
去此定有期,逝将泛扁舟。
千里须聚粮,尚复少迟留。
虽有隶囚籍,聊喜脱遐陬。
问我行何之,岱宗古东州。
念我所居堂,蓬茅委荒丘。
西窗两芭蕉,谁见春萌抽。
园梅粲已发,门掩懒重游。
今晨一长叹,离思浩难收。
浮桥暂拆阻狂澜,懒问津船趁往还。
双剑庙前酤酒吃,水西灯火水东看。
痴牛E66D女,谩恩深情远。一岁惟能一相见。纵金风玉露,胜却人间,争奈向、雪月花时阻间。
幽欢犹未足,催度桥归,乌鹊无端便惊散。别后欲重来,杳杳银河,空怅望、不胜凄断。最可惜、当初泛槎人,甚不问、天边这些磨难。
天涯惘惘不胜思,顾影还欣有旧知。忽听西风成独语,青山红树我归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