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曲曲云峦看不同,烟波层折断崖通。山光近变垂杨绿,杏色遥连返照红。
永日挂帆过水驿,何人吹笛隔江风。汀洲到处为邻舍,半在渔家半落鸿。
猜你喜欢
风斜舟近岸,竹外复芦中。树袅屏中绿,荷愁镜浦红。
残霞犹眇莽,出月已空濛。莫惜横烟住,孤吟荅露虫。
轻舟小驻绿杨堤,载得閒云过别溪。
云本无心天欲暮,一声何处杜鹃啼。
秋霁江初杀,归桡慰所之。波摇银汉动,掔引石堤移。
四际云山曙,南来鸿雁稀。浮生成底事,惭愧鬓丝丝。
流子一十八,命予偏不偶。配远天遂穷,到迟日最后。
水行儋耳国,陆行雕题薮。魂魄游鬼门,骸骨遗鲸口。
夜则忍饥卧,朝则抱病走。搔首向南荒,拭泪看北斗。
何年赦书来,重饮洛阳酒。
越山岝㟯凌苍穹,北山独秀誇卧龙。集贤学士辞青琐,高牙新拥千骑雄。
昼看卧龙峰,夕隐蓬莱宫。双旌倒影射日红,心闲不厌来山中。
排虚屏障环四封,翠积琉璃千万重。乍见烟霞西复东,倏听海鼓鸣鼕鼕。
照湖一望光悠溶,寒波百里秋瞳眬。茂林修竹交青葱,峥嵘楼阁疑天通。
使君况复气摩空,高吟万字才不穷。醉倒犹索黄金钟,下笔凛凛生清风。
幸当圣世民俗丰,莫惜樽俎频雍容。但忧政成被追锋,白云幽鸟不得长相从。
去此定有期,逝将泛扁舟。
千里须聚粮,尚复少迟留。
虽有隶囚籍,聊喜脱遐陬。
问我行何之,岱宗古东州。
念我所居堂,蓬茅委荒丘。
西窗两芭蕉,谁见春萌抽。
园梅粲已发,门掩懒重游。
今晨一长叹,离思浩难收。
帷(wéi)飘白玉堂,簟(diàn)卷碧牙床。
楚女当时意,萧(xiāo)萧发彩凉。
阵阵细雨好像是白玉堂飘下的帷帘,又像是从碧牙床上翻卷下来的竹席。
当时的神女沐浴披拂着光彩照人的秀发,就像这是气氛变得清凉的细雨。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26
2、李商隐著黄世中选注.李商隐诗选:中华书局,2006:21-22
帷:帷帘,这里指细雨从天而降,形同疏帘。白玉堂,指天宫,相传中唐诗人李贺临死时,看见天上使者传天帝令召唤他上天给新建的白玉楼撰写记文。簟:竹席。碧牙床:喻指天空,蔚蓝澄明的天空好像用碧色象牙雕塑成的卧床。
楚女:指《楚辞·九歌·少司命》里描写的神女。萧萧:清凉的。发彩:形容秀发光泽华润。
这首诗笔法全属正面铺陈,不过是发挥了比喻及想象的功能,写得灵活而新鲜。
诗篇一上来打了两个比方蔚蓝清澈的天空好像用碧色象牙雕塑成的卧床。这里将细雨由天上洒落,想象为好像天宫白玉堂前飘拂下垂的帷幕,又像是从天空这张碧牙床上翻卷下来的簟席。帷幕、簟席都是织纹细密而质地轻软的物件,用它们作比拟,既体现出细雨的密致形状,也描画了细雨随风飘洒的轻盈灵姿。接下来,诗人再借用神话传说材料作进一步形容。楚女,《楚辞·九歌·少司命》里描写的神女,诗中曾写到她在天池沐浴后曝晒、梳理自己头发的神情。
这里说:想象神女当时的情态,那茂密的长发从两肩披拂而下,熠熠地闪着光泽,萧萧地传达凉意,如同作者眼前洒落的细雨。这个比喻不仅更为生动地写出了细雨的诸项特征,还特别富于韵致,引人遐想。整首诗联想丰富,意境优美,如“帷飘”、“簟卷”的具体形象,“白玉”、“碧牙”、“发彩”的设色烘托,“萧萧”的清凉气氛,尤其是神女情态的虚拟想象,合成了一幅神奇谲幻、瑰丽多彩的画面。比较起来,于这首诗主题相似的《微雨》偏于写实作风,而此诗则更多浪漫情味,从中反映出作者咏物的多样化笔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