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清溪行不极,徐步即幽深。草识归人兴,禽疑久客心。
鱼梁明落照,鸡犬隔空林。不藉芳醪色,谁能慰独吟。
猜你喜欢
观生吾自得,饱饭荷农功。
盘石箕双足,清流影一翁。
松乔藤辅德,枫老叶还童。
好在寻诗地,无人杖屦同。
一棹(zhào)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lǚ)一轻钩。花满渚(zhǔ),酒满瓯(ōu),万顷波中得自由。
渔父驾着一叶扁舟,划着一支长桨,迎着春风,出没在波涛之中。他时而举起一根丝线,放下一只轻钩;时而举起酒壶,看着沙洲上的春花,在万顷水面上心满意足地品着美酒,何等潇洒自在。
参考资料:
1、蒋方编选.李璟李煜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35-137
2、张玖青.李煜全集.武汉:崇文书局,2015(第二版):28-29
棹:摇船的工具。短的叫楫,长的叫棹。纶:比较粗的丝。纶:钓鱼用的粗丝线。茧缕:丝线,这里指渔弦。茧,茧丝。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盈:《五代名画补遗》作“盈”。此外各本作“满”。瓯:装酒的器具,即盅,一种平底深碗。顷:土地面积单位。一百亩为一顷。
此词与另一首《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题的是同一幅画《春江钓叟图》,词的内容、意趣亦大体相同,都是表现作者的避祸之心和遁世之思。
首句点明钓叟是在水波中,小船上。“棹”字名词作动词用,与“春风”构成语句,很是生动,仿佛木桨划动的不仅是水,更有春风,将静止的画面写活了。而且这种写法又将春风与绿波融为一体,与结句的“万顷波中”作前后的照应,语言精巧,有“一石三鸟”的笔力。首句写景,景中有情,接下来仍是直接的抒情。“酒满瓯”,见出兴致之高。“茧缕”“轻钩”写简朴,而“钩”之所以“轻”,是因为无鱼上钩。钓鱼而不求鱼,是作者志不在得鱼的缘故。这就将画中人物写得神情饱满,志逞意得,由此引出结句中的“得自由”之高声唱颂,进一步强化钓叟的快乐。
春风泛舟、茧缕轻钓,此词仍是写画意,但作者寓意转淡,转以画境的空阔辽远和优悠自在为主,是一种衬托、渲染的用法,与《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有意”“无言”稍不同。“花满渚”“酒盈瓯”实写美景,虚写心情,“自由”二字一出,作者意趣畅然而出。这首词短而不丽,工而不奢,四个“一”字连用而不避重复,是词人有意为之,不但不显重复,反而有一气呵成、悠然不断之感。取“一”与“万顷”相映照,细巨对应,工整而精妙。
此词题画抒怀,借景寓意,虽然情趣不高,但悠然散淡之意境却清丽不俗,也可视为题画诗词中的精品。
门外车驰马骤。绣阁犹醺春酒。顿觉翠衾寒,人在枕边如旧。知否。知否。何事黄花俱瘦。
鹁鸪呼雨满江乡,绶带双飞翠尾长。绝忆桥南春社散,踏花归去一身香。
钟山何奏歌,降下西王母。圭海何泛舟,载来介寿酒。
酒果献奇珍,金桃盘上有。酒后报加餐,饭熟胡麻久。
游行健在身,看花开笑口。上寿子若孙,佩瑶又佩玖。
锦帨最高悬,无能出其右。朱履醉三千,绅士半亲友。
今朝好帨辰,阳月岁一丑。月将十分圆,何止光八九。
君须记,葭月前,菊月后,歌以诗,侑以斗。此日共称觞,频年齐拜手。
添进廿五筹,便届百龄寿。
学诗须透脱,信手自孤高。
衣钵无千古,丘山只一毛。
句中池有草,子外目俱蒿。
可口端何似,霜螯略带糟。
玉笥山中采药苗,金陵台上有书招。夷齐守义惭周粟,贾董怀才入汉朝。
雁背冷云天漠漠,马头荒草路迢迢。不知凤去曾回否,洗耳高台听九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