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峨峨承华居,所任必端良。我后眷储幄,资贤辅少阳。
入则以道谕,出则以义匡。自省乏秀望,安能俪圭璋。
秋实信靡效,春华恐不扬。嘉会符九日,式宴序东堂。
肃肃天宇旷,邕邕群雁翔。饮酒过三爵,登歌应重光。
吾兄嘉令节,众宾庆道昌。褒词逾华衮,竣谊明秋霜。
箴往述召吕,勖今称韦张。陈力而就列,庶几视周行。
猜你喜欢
准拟(nǐ)今春乐事浓,依然枉(wǎng)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原来预料今春许多活动其乐融融,到头来却依然辜负了可爱的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连年以来未能去欣赏似锦的繁花,因不是愁绪满怀便是在病痛之中。
参考资料:
1、李立刚.千家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48
2、谢枋得等.千家诗: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29-30
3、许渊冲.千家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9:44
4、蒋孟豪.中国历代古典诗歌精品选译:重庆出版社,2006:290
准拟:预料,满以为。浓:多。枉却:辜负。东风:春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不带看花眼:没有游春赏花的眼福。
这首《伤春》诗写的是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首句写诗人做的一个决定:对今春乐事早已安排好;次句用一个转折,推翻了之前的决定,也就辜负了好意送来春色的东风。第三句点明,不仅今年先做决定再推翻,而且年年如此;第四句指出年年辜负春光的原因。
春日可乐,而自己却非愁即病,年年都辜负了大好春光,这种主观与客观的矛盾对立使诗人禁不住感慨万端,发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读罢此诗,诗人愁病交加的面容、苦笑的表情和自嘲的意味,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不假雕饰,自然浑成,而诗意诗味即在其中,这正是“诚斋体”的成功之处。
杨万里在《荆溪集自序》中谈到自己写诗时,曾说:“步后园,登古城,采撷祀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余诗材。盖麾之不去,前或未应,而后者己迫。”在他看来,平日所见所闻及所感似乎无不可以成为诗歌创作的材料,这和江西派“闭门觅句”,讲究“无一字无来处”,“虽只字半句不轻出”的苦吟自然是大不相同的了。但“诚斋体”也有其弊病:由于写作比较“随便”,有些诗艺术概括不够,境界不高,社会意义也不大。此首可以说是个典型。
格是而今老有馀,行行真欠瘦筇扶。不将心絮随风起,一恁闲花有似无。
小立吟窗澹俗烦,花间流水有微喧。等閒绾取幽人梦,比附多情季物言。
屋在瀑泉西,看来眼转迷。
松风清飒飒,秋日正凄凄。
海鸟和涛望,山鼯隔水啼。
何须更飞锡,祗此是曹溪。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
娇饶全在欲开时。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轨方信难适,轮圆始能行。憸人丑正直,端士羞逢迎。
是非得失间,将焉用吾情。宁为齿刚敝,勿为柔舌荣。
一千石俸窃南州,老病馀生厌宦游。已上祠章即归去,一犁烟雨事西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