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南华曾作梦中人,又向罗浮现化身。七洞仙花时满地,何心更忆杏园春。
猜你喜欢
清旦宫中候上番,银潢轻淡玉钩残。山茶破萼江梅发,尽倚朱栏不避寒。
坐来斋阁欲清心,忽对名香到夜深。
已似古人频扫地,更无俗客共鸣琴。
暖烟盘曲丝萦碧,细屑圆成箸削金。
始信解家真得法,清泉饼莫送词林。
西行殊(shū)未已,东望何时还。
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
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
相忆不可见,别来头已斑。
往西前行已经很远了,仍然没有穷尽之时,回首东望又不知何时才能返回家乡。
成天面对的都是狂风和暴雪,放眼望去直达天际的是连绵重叠的沙漠和山丘。
我从事公职已历两年,曾两度经过阳关。
想念你却见不得你,分别之后,我的头发都已经斑白了。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89页
殊:很,极。
阳关:古关名,西汉置,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董滩附近。
斑:斑白。
这首诗作于公元750年(天宝九年)。当时,诗人供职于高仙芝幕府,不受重用,因而心情压抑,此时诗作中大都有思乡之语,这一首为其中最沉郁、伤感者。
首联两句以鲜明对比来说明离家西行已越发遥远,返回之期更是渺茫,只能在极度思乡之时偶尔回首而已,可是行程仍然继续往西,那种无奈与沉痛扣人心弦。颔联写自然环境的恶劣和景物的重复单调,使诗人在无聊的旅途中,更增对家乡的怀念。颈联极言时间之延滞,路途来回之遥远,表明诗人对域外生活已经十分厌倦,如此则更见思乡之苦,思乡之切。尾联写诗人与友人分别后不到一年就头鬓斑白,可见其受愁思煎熬之深。
豹尾班中,谁一似、神仙冠玉。认得是、当年唱第,斗间星宿。万卷平生都看了,如今划地无书读。向云霄、去路有行堤,沙新筑。
黄封酒,生朝禄。金缕唱,生朝曲。且通宵一醉,剩裁红烛。待做太平真宰相,黑头坐对三槐绿。问凭时、犹有甚除书,长生箓。
远客閒无计,微官欲赋归。偶寻幽寺去,颇觉俗情非。
涸泽饥鹰恋,高空独雁飞。西风如有意,向晚袭人衣。
不分竹下与松间,牧叟樵夫任往还。忧国泪边空白鬓,登楼眼里有青山。
诗成伏枕聊乘兴,酒对看花暂解颜。世事百年徒役役,那知物外有人閒。
万壑松声撼翠微,夜寒风露湿人衣。
山翁踏月巡幽径,竹裹笼开鹤未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