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罗浮东望郁苍苍,忆共神君数举觞。蝴蝶洞中梅又白,凤皇峰下菊仍黄。
不闻公事劳胥吏,但见人家足稻粱。父老跻堂称万寿,即今吾世是羲皇。
猜你喜欢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lè)雕鞍(ān)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知有多少层。豪华的车马停在贵族公子寻欢作乐的地方,她登楼向远处望去,却看不见那通向章台的大路。
春已至暮,三月的雨伴随着狂风大作,再是重门将黄昏景色掩闭,也无法留住春意。泪眼汪汪问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纷乱的,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参考资料:
1、李静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232-233页.
2、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11月版:第47-48页.
3、蘅塘退士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191页.
几许:多少。许,估计数量之词。堆烟:形容杨柳浓密。玉勒:玉制的马衔。雕鞍:精雕的马鞍。游冶处:指歌楼妓院。章台:汉长安街名。
乱红:凌乱的落花。
上片开头三句写“庭院深深”的境况,“深几许”于提问中含有怨艾之情,“堆烟”状院中之静,衬人之孤独寡欢,“帘幕无重数”,写闺阁之幽深封闭,是对大好青春的禁锢,是对美好生命的戕害。“庭院”深深,“帘幕”重重,更兼“杨柳堆烟”,既浓且密——生活在这种内外隔绝的阴森、幽遂环境中,女主人公身心两方面都受到压抑与禁锢。叠用三个“深”字,写出其遭封锁,形同囚居之苦,不但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身独处,而且有心事深沉、怨恨莫诉之感。因此,李清照称赏不已,曾拟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显然,女主人公的物质生活是优裕的。但她精神上的极度苦闷,也是不言自明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帘深楼迥及“乱红飞过”等句,殆有寄托,不仅送春也。或见《阳春集》。李易安定为六一词。易安云:“此词余极爱之。”乃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旧《临江仙》也。毛先舒《古今词论》:永叔词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何也?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 “玉勒雕鞍”以下诸句,逐层深入地展示了现实的凄风苦雨对其芳心的无情蹂躏:情人薄幸,冶游不归,意中人任性冶游而又无可奈何。
下片前三句用狂风暴雨比喻封建礼教的无情,以花被摧残喻自己青春被毁。“门掩黄昏”四句喻韶华空逝,人生易老之痛。春光将逝,年华如水。结尾二句写女子的痴情与绝望,含蕴丰厚。“泪眼问花”,实即含泪自问。“花不语”,也非回避答案,正讲少女与落花同命共苦,无语凝噎之状。“乱红飞过秋千去”,不是比语言更清楚地昭示了她面临的命运吗?“乱红”飞过青春嬉戏之地而飘去、消逝,正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也。在泪光莹莹之中,花如人,人如花,最后花、人莫辨,同样难以避免被抛掷遗弃而沦落的命运。“乱红”意象既是下景实摹,又是女子悲剧性命运的象征。这种完全用环境来暗示和烘托人物思绪的笔法,深婉不迫,曲折有致,真切地表现了生活在幽闭状态下的贵族少妇难以明言的内心隐痛。
当然,溯其渊源,此前,温庭筠有“百舌问花花不语”(《惜春词》)句,严恽也有“尽日问花花不语”(《落花》)句,欧阳修结句或许由此脱化而来,但不独语言更为流美,意蕴更为深厚,而且境界之浑成与韵味之悠长,也远过于温、严原句。
天色晚。云外一筝斜雁。独凭阑干秋满眼。菊花寒尚浅。叶落香沟红泛。懒把新诗题怨。何处笛声三弄断。月迟帘未卷。
尘埃经小雨,地高倚长坡。日西寺门外,景气含清和。
闲有老僧立,静无凡客过。残莺意思尽,新叶阴凉多。
春去来几日,夏云忽嵯峨。朝朝感时节,年鬓暗蹉跎。
胡为恋朝市,不去归烟萝。青山寸步地,自问心如何。
春情恼惹。密叶秾芳蜂蝶下。秋水连空。意绪无聊过一冬。
五更残月。遥夜天风吹欲雪。写尽砑笺。收拾尘心入梦禅。
草根虫语响啾啁,隔岸晴云晚不收。村落影斜人散乱,一枝轻桨下寒流。
祷祝封姨,休把做、扬沙吹砾。费西帝、许多薰染,浓香深色。满插铜匜芳气烈,高张画烛祥光赤。向先生、鼻观细参来,三千息。人老大,年华急。花妖艳,天公惜。到一枝摇落,千林萧瑟。摘蕊莫教轻糁地,返魂依旧能倾国。待彩云、月下再来时,寻陈迹。
蓬莱在何许?渺在东海虚。
其回五千里,上有神人居。
山川异百奥,风俗如三吴。
仙官示狡狯,百丈神干躯。
世人寻地脉,弱流垫轻壶。
徒闻羡门往,漫役君房愚。
孰为灵仙府?乃是尺寸庐。
燕坐吾玉几,天游我非车。
挥斥九清表,飘然隘中区。
岂蓬知大小,■识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