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饥寒平城下,夜夜守明月。别剑无玉花,海风断鬓发。塞长连白空,遥见汉旗红。青帐吹短笛,烟雾湿昼龙。日晚在城上,依稀望城下。风吹枯蓬起,城中嘶瘦马。借问筑城吏,去关几千里。惟愁裹尸归,不惜倒戈死。
猜你喜欢
山上青天山下溪,白云流水两相宜。丹成共尔南山老,采采松枝亦疗饥。
金陵自古帝王闉,此际风云庆会晨。凤阁九重仙仗肃,莺花三月锦城新。
云开御苑千峰晓,气转阳和万户春。安得致身青锁闼,愿随冠服侍枫宸。
星斗无光夜色寒,一军惊拥将登坛。争功土聚沙中语,遇敌师从壁上观。
谁敢倚公为砥柱,可怜报国只心肝。东南一局全输却,当局翻成袖手看。
山暗大风鸣,萧萧草木声。鱼龙翻峡黑,星月涌江清。
客梦寒偏觉,乡心夜久生。并随流水去,百折绕滩惊。
林中空寂舍,阶下终南山。
高卧一床上,回看六合间。
浮云几处灭,飞鸟何时还。
问义天人接,无心世界闲。
谁知大隐者,兄弟自追攀。
林中有我空寂的僧舍,阶下是那连绵的终南。
高卧在绳床之上,放跟望天地之间。
浮云处处幻灭,飞鸟几时飞还。
问义时天人相接,无心间世界清闲。
有谁知这真正的隐者,让我们兄弟追随相伴。
参考资料:
1、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15页
青龙寺:位于长安之东南,《长安志》:“南门之东青龙寺,本隋灵感寺,582年(开皇二年)立。”青龙寺北枕高原,前对南山,为登眺之绝胜之地。空寂舍:僧人所住的房子。《维摩经》:“毕竟空寂舍。”鸠摩罗什日:障蔽风雨,莫过于舍;灭除众志,莫过于空。空为理宗,以为常宅也。
六合:天地四方。
飞鸟何时还:这一句用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句意。
大隐者:不拘归隐形式而心意真正隐遁的隐者。王康琚诗云:“小隐隐林薮,大隐隐朝市。”
诗人王缙出生在一个信奉佛教的家庭。其母、其兄及其本人佛教信仰极深。然而王缙一生又一直做着大官。如何解决这仕与隐、入世与出世的矛盾,王缙找到了一条途径,即做一个不拘外在形式、而求心灵解脱的大隐者。这首游青龙寺的诗作便表现这种倾向。青龙寺,原本是远离长安城的一个清静之所,但王缙却不写它的僻静。诗中先是烘托隐者的气度,然后以浮云与飞鸟写世界的喧嚣,再写这位大隐者由于得道而与天地相通,既然他无心于人事,那不论他身处何方,都会是清静的境界。王缙借昙壁上人写出自己的理想。这是中国化了的佛教信仰态度,它使世人想起六祖慧能对佛教修持方式所提出的革新主张:“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人事纷纷去不留,客心空感大江流。已拚瓠落真何用,那得钟鸣尚不休。
邻里朱陈无别社,江山李郭有同舟。若为便觅苕溪路,六月明珠剥芡头。
冬深水涸未潺潺,数萼梅依翠竹间。待折归来占清赏,不须移近小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