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自古咏连理,多为艳阳吟。
谁知抱高节,生处亦同心。
风至应交响,禽栖得并阴。
岁寒当共守,霜雪莫相侵。
猜你喜欢
东冈夭矫两苍龙,千尺蟠空黛色浓。
六十余年松若此,谁知我更老於松!
袨(xuàn)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元宵节时,到处都能碰到女人们穿着盛装,化着美好的妆容来看灯;小孩子们则在街道上欢闹着。
我这个穿朴素长衫的读书人做什么呢?也在游人欢声笑语的气氛中赏灯猜谜。
参考资料:
1、费振刚.元好问暨金人诗传(上):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13
2、严敬群,章斯予.中国传统节日诗词荟萃:金盾出版社,2011.05:59
3、邱芬.节日诗词:黄山书社,2012.06:58
4、柯孔标.古诗文名句分类手册: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07:76
袨服:盛服,艳服,漂亮的衣服。华妆:华贵的妆容。着处:到处。闹:玩耍嬉闹。
长衫:读书人多穿着长衫。何为:为何,做什么。
开头两句写京都元夕的热闹场面,"袨服华妆",写出了游人们穿着鲜明华丽,”六街灯火“写出了大街小巷到处在舞弄着花灯的景象,前两句用元夕日,街上的人们的装束和举动反衬了汴京一派繁华、升平的气象,也为下文诗人这个穿着长衫的读书人都外出游玩,沉醉在游人的欢声笑语,抒发情感作铺垫。
而三句一转,用“长衫”对“炫服华妆”,写到自己竟然也随游人追欢逐乐。一个隐晦的发问,包含着辛酸的自嘲,严峻的自责,同时也是对前面所铺叙的场景的否定。表现了诗人对此时金朝的偏安处境的嘲讽,也表达了对繁华背后危机的担忧。
此诗展现了游人在元宵节游玩的景象,写出了元夕夜的盛世繁华,手法上,用乐景抒哀愤之情,长衫和炫服华妆的对比,含蓄动人,意味深长。
草木森罗归队伍,溪山辽绕作城池。
过筹決胜应无敌,郊岛从旁作鼓旗。
望雨雨来山谷周,沛然沟浍集皆流。皇心轸念无留狱,天意生成属有秋。
万籁松筠清入画,千原禾黍绿盈畴。边廷又报南征捷,一洗炎荒瘴雾收。
浑似雪漫漫,遥扑江干。赚他雁阵落无端。枫叶霜红相问好,画出秋寒。
深处粉云般。惯耐风湍。收纶时宿钓鱼船。只恐骚人头易白,冷眼愁看。
蓬山沦没阻东归,看惯年年海水飞。剩有壶公教地缩,更无苌叔与天违。
箖箊落日神猿哭,苜蓿秋风虏马肥。今日秦庭非复昔,休将九顿拜无衣。
市朝富危机,匹夫死冯河。
何如狎鸥子,烟雨同一波。
行藏各有赵,不在相诋诃。
我师陋巷人,千古冠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