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陵寝遍九州,从无发掘者。
可见古人风,明器尚陶瓦。盗贼不生心,至今崭如也。
自有秦始皇,殉葬竭阿房。暴羽首掘之,劫掠无留藏。
从此帝王陵,延祸逮汉唐。南宋祸犹酷,冬青种成行。
呜呼厚葬者,覆辙鉴毋忘。下以警士庶,上以讽帝王。
猜你喜欢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chuí)毁之,钟况(kuàng)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jù)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bèi)也!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本站。
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亡:逃亡。钟:古代的打击乐器。则:但是。负:用背驮东西。锤:槌子或棒子。况然:形容钟声。遽:立刻。悖:荒谬。恶:害怕。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总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都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有的人对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客观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铃”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
久不见南山,依然已秋色。
悠哉川上行,复邀城中客。
中落山半空,川明潦尤积。
飞鸟监中看,行云舟中白。
夷犹白苹里,笑傲清风侧。
极浦追所远,回峰高易夕。
觞咏共留连,高怀追昔贤。
惟应谢公兴,不减向临川。
招邀风月须坡叟,管领江山属漫郎。更筑危亭依巨石,愿从二子老沧浪。
多病无安枕,长吟更短吟。园林初雨歇,花柳已春深。
身世双秋鬓,乾坤独苦心。明朝风日好,何处快登临。
千山青比妆眉浅。却奈眉峰远。玉人元自不禁秋。更算恼伊深处、月当楼。
分携不见凭阑际。只料无红泪。万千应在锦回纹。嘱付断鸿西去、问行云。
纸帐梅花自一真,小窗对语坐无裀。
诗家供给惟风月,病与诗疏始觉贫。
水从照亭来,荡漾涵秋净。楼台阚空渺,倒影入明镜。
溪山久寂寥,胜游谁与并。新月生暮寒,讴声发渔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