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三生文字结因缘,小照留题已十年。鲍妹才华今代谢,鸿妻绅范后谁传。
春来人往愁无地,月缺花残恨有天。八秩重慈九龄子,翁姑俯仰倍凄然。
猜你喜欢
伤心最是好人亡,林下高风想大方。回忆支期云惨绿,怕思梦境月昏黄。
生儿育女俱烟散,搜画寻诗剩墨香。白酒数杯同泪奠,九原酸苦要分尝。
三十遴(lín)骁(xiāo)勇,从军事北荒。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
书角吹杨柳,金山险马当。长驱空朔(shuò)漠,驰捷报明王。
遴:谨慎选择。骁勇:犹勇猛。秋霜:秋日的霜。
马当:山名。在江西省彭泽县东北,北临长江。山形似马,故名。相传唐王勃乘舟遇神风,自此一夜达南昌。朔漠:北方沙漠地带。
本诗描写了远离家乡的戍边将士艰苦危险的守边生活,歌颂了他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守边卫国的牺牲精神。一、二句写对戍边将士严格挑选,主人公因骁勇敏捷,在三十岁时便远离故乡来到荒凉的北疆。三、四句用比喻的手法慨写征战生活的艰辛,并说明在边境上已度过无数年头。用“流星”比喻“玉弹”,生动形象;“宝剑”上落满“秋霜”,说明宝剑的锋利,“秋霜”也蕴含着岁月悠悠、思乡念家之感。五、六句借反映边关生活的《折杨柳》曲调衬写边关荒凉,没有春意,只能从笛曲中想象出杨柳的风姿,并极力烘托边关的险峻。“书角”、“杨柳”有着浓重的军旅色彩,在此更突出诗的主题。末二句着重突出了将士的精神风貌,“长驱”、“驰捷”与首句之“骁勇”遥呼,照应了开头,又表现出守关者杀敌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
孝女方童草,哀诚动鬼神。
父沈迷死所,已不爱其身。
苍桧根泉壤,灵祠食水滨。
中郎八个字,恼得老奸人。
月色今宵最明,庭闲夜久天清。寂寞多年老宦,殷勤远别深情。溪临修竹烟色,风落高梧雨声。耿耿相看不寐,遥闻晓柝山城。
谗胜祸难防,沈冤信可伤。本图安楚国,不是怨怀王。
庙古碑无字,洲晴蕙有香。独醒人尚笑,谁与奠椒浆。
少小秉末尚,担簦远行游。如闻赤县外,更复有八州。
车辙苦未厌,光景倏若流。归来守纯气,蘧然见丹丘。
乃知不出门,偃仰六合周。王风久寂寞,吾行将奚求。
共是攀游地,俄看去住心。分途松径暝,下榻草堂深。
雨送灵花气,泉流广乐音。一灯谁与晤,知尔对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