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斗坊宅六十韵

大道将军宅,工徒不计年。粉先生本拓,村向主章迁。
辇石和云缩,丸泥比雪妍。垣防龙折篆,沙路骑萦弦。
晓色山题表,浓香水态嫣。花移铜甃日,树老石房烟。
响屟披廊筱,承珰络井莲。鹅屏文曲录,雀梠绮连绵。
金碧渲空立,莹丹入望鲜。南园务观记,西第季长笺。
忆昔安韦布,咨今肄简编。常怀忧世愤,远慕济时贤。
镜笑承蓉冷,经从缉柳诠。抡材台选骏,升讲席衔鳣。
风转神仙到,霄清仕路便。右曹登贾爽,早贵比任延。
晋令三台望,思公十渐篇。吟葩娴衮补,抽筴效绳愆。
疏下同朝读,㷭俄右海传。分符资卫瓘,推毂出镡坚。
古有长缨请,兹真秉钺虔。高冠乌集阙,威节马连钱。
岳色浮青幕,霜声泻白鋋。奉辞声有赫,转战气无前。
殇有汪踦慕,鸣争郭绰先。嘉占六日捷,猛气万雷颠。
即破东山斧,旋驰朔野鞯。两河资控带,千里动崇旃。
国偶混夷駾,墉坚宋翟鸢。钩梯初罢卫,笳鼓又临汧。
挟宠怀忘畏,论功赏渐专。价争谐北寺,师只莅中田。
苍鹘参军帽,黄骢从史轩。拔茅宁果汇,伏莽尽蒙全。
竟失鹯驱旨,须防兽困痊。城焚池亦及,邻苦壑难填。
枭格新持禁,蒲萄尽醉眠。告缗疲粟帛,计簿悉桑研。
府内财同乏,房中乐乍宣。风云增肮脏,烟月斗婵娟。
管氏三归使,楞严十种仙。高装金拥越,暖老玉售燕。
卖醉新林夜,嬉春细柳边。投壶闻齿粲,贴锦趁腰圆。
信有从军乐,畴挠大将权。蛊生甘蕴谷,鱼得遽遗筌。
作福无余地,群飞欲刺天。势将成炙手,色并傲齐肩。
得志甘忘国,矜情昧涉川。冠羊烦
猜你喜欢
城阙(què)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huàn)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qí)路,儿女共沾巾。
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
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
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66
2、陈国林.高中生必背古诗文.北京:龙门书局出版社,2012:155
3、戴燕.历代诗词曲选注.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80-81
4、蘅塘退士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00
城阙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护卫。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辅三秦:一作“俯西秦”。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
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同:一作“俱”。宦游:出外做官。
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比邻:并邻,近邻。
无为:无须、不必。歧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阙”,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指唐的帝都长安城。“三秦”,指长安附近关中一带地方。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之地。“辅”,辅佐,可以理解为护卫。“辅三秦”,意思是“以三秦为辅”。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风烟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岷江五个渡口。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这一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处所。因为朋友要从长安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无法看到。超越常人的视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河源直看到东海。“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从三峡直看到长安。该诗运用夸张手法,开头就展开壮阔的境界,一般送别诗只着眼于燕羽、杨枝,泪痕,酒盏不相同。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韵味深沉,对偶不求工整,疏散。固然由于当时律诗还没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却有其独到的妙处。此诗形成了起伏、跌宕,使人感到矫夭变化,不可端睨。
第五六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这两句因此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结尾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两行诗贯通起来是一句话,意思是:“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挥泪告别啊!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紧接前两句,于极高峻处忽然又落入舒缓,然后终止。拿乐曲做比方;乐曲的结尾,于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有的却要拖一个尾声。
画竹原从草书出,眼中孰是张芝笔?高生善书久绝伦,馀技兼为竹写真。
自言亦用狂草法,颇觉游戏能通神。无诸城中少修竹,客舍连旬苦炎毒。
赖君妙手补化工,为我一挥终十幅。幅终掷笔风雨来,野人疏爽心颜开。
须臾雨止墨光湿,润入纸背生苍苔。老龙蜕骨瘦崛强,翠凤掉尾纷毰毸。
魄雄气大腕力壮,尽扫筱簜皆凡材。忽然幻作铁钩锁,世有诚悬应识我。
谓川千亩胸郁蟠,放纵精微无不可。文湖州脉继者难,后来独推王孟端。
人间多画风中柳,珍重萧郎十五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