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揽涕诵小雅,殷忧赋大东。溺饥宁我独,哀乐几人同。
大泽龙蛇斗,深山草木空。不堪家国恨,奚暇泣途穷。
猜你喜欢
既奉命于秦淮之上,又随我于邗(hán)沟之东,追攀不疲,以至邵伯南埭(dài),始终之际,良有可称。送蔡明远叙。乙未冬日临。石菴(ān)居士。
既:已经。奉命:被命令,被要求。邗沟:联系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是中国最早见于明确记载的运河。追攀:追随牵挽。形容惜别。始终:自始至终。临:照样子摹仿字画。
此幅书于“乙未冬日”,即1775年(乾隆四十年),时年刘墉57岁。此书运笔圆劲,古朴飘逸,方圆兼备,苍润互见。清徐珂《清稗类钞》评刘墉书:“自入词馆以迄登台阁,体格屡变,神妙莫测。其少年时为赵体,珠圆玉润,美如簪花。中年以后,笔力雄健,局势堂皇。迨入台阁,则炫烂归于平淡,而臻炉火纯青之境矣。”此幅即反映了刘墉中年时的书法风格。
心意逍遥物莫知,山中山下识人稀。想君绝虑离尘土,不是王乔即令威。
旅枕春夜长,雨声绕松屋。窗虚罗幌寂,轻飙动馀烛。
展转寐不成,幽思溢中曲。嗟彼同心人,言貌温且淑。
别兹良已久,欢晤靡可复。迢迢云山青,沈沈江水绿。
握手当何时,还来尽忠告。
锦石带寒英,秋光澹客情。色增蓬鬓逸,香泛酒筵清。
细雨看仍立,深杯坐复倾。可知三径意,不是为逃名。
福缘山作魏家坟,知是唐朝宰相孙。石首令前官有考,咸通年内碣犹存。
太湖渺渺连精舍,乔木阴阴拱墓门。千载凌烟勋业在,可无遗泽及诸昆?
冉冉螺川路,兹行本不期。
地平风到疾,山僻雪消迟。
渐远乡人少,初行岐路疑。
断云无意绪,直欲上梅枝。
清夜香生辇路尘,莲花如锦月如银。君王别有光明烛,遍照穷檐蔀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