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襆被宿翠微,全身入画里。或有山下人,貌我图成纸。
岚迷一镫炯,泉暗乱石齿。林峦交岔人,醉饱正倚几。
惭愧东坡翁,备受万物理。
猜你喜欢
模糊米南宫,空濛苏玉局。云岚变态新,烟雨画意足。
来作山中人,乃识山隐曲。茫茫青霭间,须眉向人绿。
不知今夜云,定作何时雨。龙形奋攫拿,虎势横吞吐。
咫尺青霭迷,騃童失步武。不因短檠然,那复识宾主。
金坛疏俗宇,玉洞侣仙群。花枝栖晚露,峰叶度晴云。
斜照移山影,回沙拥籀文。琴尊方待兴,竹树已迎曛。
去国今二载,犹传谏诤名。圣朝非尔弃,时俗乍相倾。
迹向陶丘敛,书从梁狱明。平生欲何似,岁暮卧山城。
三度别君来,此别真迟暮。白尽老髭(zī)须,明日淮(huái)南去。
酒罢月随人,泪湿花如雾。后月逐君还,梦绕湖边路。
从前曾几度和你离别,这一次分手我们都已在暮年。你的胡须已经全都白了,明天就要动身去淮南。
饮罢酒往回走时明月跟随着我,泪眼看花犹如迷蒙的云雾。盼望着他日明月也随你一同归来,想你的梦萦绕在这湖边的小路。
参考资料:
1、王筱芸选注,注音注解今释插图宋词三百首,大连出版社,1992.08,第92页
2、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下册),中国书店,第1147-1149页
三度别君来:谓三次与苏伯固作别。迟暮:比喻晚年,衰老。髭须:胡须。淮南:路名。这里指扬州。
花如雾:谓老年头发花白,有如雾中看花。逐:随。
上片“三度别君来,此别真迟暮”,说的是词人与苏伯固三次作别了,前次在泗上相别时,尚不得言真老,而这次分手可真正是衰老暮年了。两句倍写出与友人分别之苦,突出两人间的深厚情谊。“白尽老髭须,明日淮南去。”说的是友人不仅头发白了,连髭须也全白了;然而,当此衰老之年,词人却仍不能停歇与挚友欢聚一堂,明天却又要动身赴扬州任去了。可谓怆情无限,浅处见深。
下片“酒罢月随人,泪湿花如雾”,抒写别宴时的难舍难分和悲哀心境。月亮好像也知情义,它从开宴一直到酒罢,都跟随着游子们慢慢移动,不离左右,表现了夜宴的时间很长,各自依依不舍;而人已经是泪湿满面了,衰鬓影像模糊朦胧,好像在雾中看花一样,悲从中起,无可遏制。结语煞时化作期待的幻想:“后月逐君还,梦绕湖边路。”“梦绕”,用字精警,实谓恐怕再聚首也是在梦境里,前景渺茫了。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全词紧扣一个“惜”字:惜之因,惜之状,惜之深,真情喷泻,哀怨递进,结构严紧,回环曲致,语浅意深,虚实互补。
南人识蟛蜞,不待尔雅熟。劝学吾何能,未敢恣口腹。
蝤蛑虎可斗,䫉
晓径支筇步屟迟,西风吹露湿秋衣。
举头凝望青山外,万里江天一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