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养生须是学无生,谁谓无情异有情。
高士形骸同土木,圣人志气本清明。
何年百草头边见,终日孤峰顶上行。
不识那伽常在定,空劳《小雅》补《由庚》。
猜你喜欢
西游曾受养生书,晚爱烟波结草庐。
两眦神光穿夜户,一头胎发入晨梳。
邀云作伴远忘返,与鹤分窠宽有余。
占尽世间闲事业,任渠千载笑迂疏。
世自不乏我,我亦安慕时。形骸与轩冕,冉冉相背驰。
守约道可学,战胜心自知。虽无一朝乐,亦免终身悲。
人生义愤最难平,休逞王郎剑气青。松柏何心能不老,神仙嗜酒怕常醒。
任渠机灵终戕性,自古愚蒙转获龄。学得养生无异术,忘情一味胜庖丁。
禀赋本不强,四十已遽衰,药裹不离手,对酒盘无梨。
岂料今八十,白间犹黑丝,咀嚼虽小艰,幸未如牛?。
昔虽学养生,所遇少硕师,金丹既茫昧,鸾鹤安可期?惟有庖丁篇,可信端不疑。
爱身过拱璧,奉以无缺亏。
孽不患天作,戚惟忧自诒。
挛躄岂不苦,害犹在四支;二竖伏膏肓,良医所不治。
衣巾视寒燠,饮食节饱饥,虎兕虽在傍,牙爪何由施?老人不妄语,聊赋养生诗。
武丁命傅说,治国如和羹;天亦命放翁,用此以养生。
抑过补不足,辅相其适平。
千岁汝自有,不必师广成。
受廛故里老为氓,三十余年学养生。
倩盼作妖狐未惨,肥甘藏毒酖犹轻。
忠言何啻千金药,赤口能烧万里城。
陋巷藜羹心自乐,旁观虚说傲公卿。
夜来酒醒清无梦,愁倚阑(lán)干。露滴轻寒。雨打芙蓉泪不干。
佳人别后音尘悄,瘦尽难拚(pàn)。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在夜里酒醒了无梦境,周围一片清静,起来因忧愁而倚靠栏杆。夜深天寒,晶莹的露珠不断滴落,冰冷的秋雨落到荷塘的芙蓉花上,就像清泪未曾干过。
想起与佳人一别之后,彼此音信全无,虽然身体不断地消瘦下去,但还是难以放弃思念。夜已更深,高悬的明月不知不觉地已经移过红楼十二间了。
参考资料:
1、徐培均罗立刚.秦观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3:156-158
阑干:即栏杆。用竹、木、砖石或金属等构制而成,设于亭台楼阁或路边、水边等处作遮拦用。芙蓉:荷花的别名。
音尘:音信,消息。难拚:犹难舍。无端:引申指无因由,无缘无故。
这首词抒发的是多情才子月夜相思的别情愁绪。起首二句点出时间是在深夜,隐含的背景是在酒醉之后,交代的事情是“清无梦”和“愁倚阑干”。用“清”字描写夜深人静酒醒之后神志的极端清晰和周围环境的极端宁静,见出词人当时索寞无聊的意绪。“无梦”二字,十分准确地描绘出酒醒之后神经依旧麻木思绪却骤然清醒之后,脑海里出现短暂的思维空白时的惶恐、无聊和失落。
接下来两句写倚阑干时所见。“雨打”一句,化用唐代白居易《长恨歌》诗意:“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而抒情色彩更浓。这两句写景,实际上饱含着作者的主观色彩。
过片交代愁因:与佳人一别之后,彼此音讯全无,而一片痴情,却日甚一日,纵然是“为伊消得人憔悴”,瘦损不堪,也毫无衰竭之势。“瘦尽难拚”,可见出其愁情的深挚。
最后两句,又转回写愁倚阑干所见。陷入沉思之中的词人,丝毫没有感觉到时间的推移,不知不觉地,夜已更深了,明月已经移过红楼十二间了。透过其“愁倚”时间之久,精神之集中,折射出其相思之深挚。“无端”二字,露出怨意,看似怨月,实则是词人内心无绪、愁怨难排时的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