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鱼儿水汎鸭头绿,野马尘飞羊角风。西崦山家篱落背,杏梢初见一分红。
猜你喜欢
断冰销尽荻芽尖,冻垄苏来白荠添。几片野云飞不去,晚风吹作雨纤纤。
往事伤怀不忍提。斯愁又压小眉低。年年此日倍悽迷。
妾意乍防风皱水,郎心其柰絮沾泥。窥墙别有梦亲携。
伐鼓发东津,弭楫游西林。渺看汀渚隔,迥入烟云深。
脩庑涧风凉,古殿山气阴。晨彩发稚竹,夏音转幽禽。
寥寥放逐迹,落落羁旅吟。奇翰动屋壁,高名照冈岑。
文精公侯小,道胜天人钦。诚愿息世纷,傥期开士寻。
从之未可得,年鬓上愁侵。
忽忽此何地,经时更自猜。
深疑醉里得,复似梦中来。
薄官真可益,浮生信可咍。
鹏蜩定有分,不若寸心灰。
江城烽火连三月。不堪对酒长亭别。休作断肠声。老来无泪倾。
风高帆影疾。目送舟痕碧。锦字几时来。薰风无雁回。
李弥逊为南宋初年颇有民族气节的官吏。曾任校书郎、起居郎、户部侍郎等职,并担任过庐山知县、冀州知州等地方官。他主张抗金,反对与金议和,为秦桧所排斥,晚年归隐连江西山。这首《菩萨蛮》当作于南宋初金兵大举南下时。当时金兵逼近长江,情势危急,为避兵灾,词人送别妻子去南方,词就是写了这送别时的一幕。
词的起句即交代了送别时的背景和地点,为下文张本。“烽火连三月”,三个月来兵火不息,人民离乱,这才会有江城送妻子离开之举。分别,不是丈夫宦游他方,而是妻子避难,心情自然不同一般。长亭之上,虽然设酒饯别,可是“不堪对酒”。“不堪”。不能忍受之意,包含有妻离子散之苦,国破家残之痛。因其“不堪”,其妻泪下如瀑,悲声漫江,词人反劝其“休作断肠声”,自己已是“老来无泪倾”。自己泪泉已涸,并非不动情,而是老泪已尽,这正是极度悲愤的表现。词人这时的心情惨痛至极,强敌当前,内奸弄权,自己还得坚守御敌阵地,也可能朝不保夕了,这才把妻子送走。这里说休作断肠声,比放声哭嚎更为凄怆,说老来无泪,比写涕泣涟涟更为伤心。
词的下片紧承上片,写目送帆影远去的情景。“风高帆影疾,目送舟痕碧”,“风高”和舟疾相联系,船去得很快,词人伫立江岸,眼看着船在水面留下的长长波痕。妻子身去心留,他希望她去得快,早离祸地;又希望她走得慢,难舍难分。“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词人凝望近眺之态,呼之欲出。缘此,也可想见妻子立于船头,望着丈夫鹄首翘望的身姿,想着抛撇丈夫于锋刃之间的危殆,断肠声如高风呜呜,伤心泪似江水滔滔。末二句“锦字几时来?薰风无雁回”,化用“雁足传书”和“织锦回文”的典故。“薰风”指南风。初夏时南风吹,鸿雁早已飞往北方,“锦字”无法捎回。妻子此去,归期难定,讯息难盼,生死未卜,词人内心的痛苦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可想而知。
这首词由实写到虚,由近写到远,由己写到人,从别前写到别时、别后,层层渲染,步步深透,写情臻于极致。尤其“休作断肠声,老来无泪倾”,以超常思维写感情状态,出乎常情,又入乎寰中,更使词产生了惊魂震魄的力量。
仁者寿宜得,王臣忠可嘉。
功名是有约,云月自为家。
义粟饥中粜,兹梁雨后斜。
百年回首处,溪冷欲梅花。
群峰如高马,飞云若为驭。
苍翠来无际,摆脱欲仙去。
我时登兹亭,物色生四顾。
同行有君子,粲笑随杖屦。
樵苏自生理,孤烟横匹素。
归鸟枫树林,天高西日暮。
不见髯将军,长桥斩蛟处。
安得起斯人,扶危正天步。
平生江湖想,齿发凋行路。
倘有百斛舟,载酒经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