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来双燕信休通,井络天彭一掌中。益德冤魂终报主,韩公本意在和戎。
星沉海底当窗见,鸟覆危巢岂待风。一自高唐赋成后,至今云雨暗丹枫。
猜你喜欢
肠断斑骓送陆郎,古来才命两相妨。遥知小阁还斜照,不遣当关报早霜。
鸥鸟忘机翻浃洽,鸳鸯何事白相将。晋阳已陷休回顾,亦要天花作道场。
宗室求贤访逐臣,朝元阁迥羽衣新。相携花下非秦赘,半为当时赋洛神。
紫凤放娇衔楚佩,金华归驾冷龙鳞。窦融表已来关右,首按昭阳第一人。
年华忧共水相催,哀痛天书近已裁。落日诸宫供观阁,前朝神庙锁烟煤。
徒令上将挥神笔,便是胡僧话劫灰。三百年间同晓梦,宫中行乐有新梅。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lú)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秋风起,树叶飞,吴江的鲈鱼鲜又肥。
离家三千里,想回未能回。思念家乡的愁和恨,怎么也压抑不住,只能向天悲叹!
参考资料:
1、周期政著.古诗英华解读:天津古籍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第56页.
2、钟来茵撰.中古仙道诗精华: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01:第167页.
木叶:树叶。鲈鱼:即桂花鱼,古名银鲈、玉花鲈。体侧扁,巨口细鳞,身有桂花色纹,肉肥嫩鲜美。
诗的前两句“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鱼肥”从又一次降临人问的秋景写起,引发出对故乡风物的深沉思念。秋风飒飒,天高云淡,一派佳丽景色。这景色对每一个人应该是一种享受,一种留恋。然而,在动人的佳景后面隐含着一个未曾道出的事实:身在洛阳,千里为宦。这样写的是洛阳的“秋风”、“佳景”,念的却是家乡的秋日风光,异地风光引起了作者难以自禁的乡关之思。所以第二句就一下子写到了家乡吴江的水,家乡水中那肥美的鲈鱼美不美。一想起家乡那甜美的水,已使作者心驰神往,更何况从家乡水中打起肥美的鲈鱼做成可口的菜肴,那该怎样地让作者心旌摇荡,甚至于口涎难止。这首诗只提到鲈鱼一种。在一首简短的诗里因受字句限制,撮取其一已可,而这诗与那段动人的佳话互相呼应,则更增加了诗与事共同的魅力。如果再推深一层来看,作者写此诗的时候,那种浓浓的乡关之思是因为对于政治的失望与担忧而变得强烈的,这里却抛开对时局和本身遭际的任何感慨,将远离黑暗官场的深层心理转化为美食引诱的浅层的生理欲望,这不仅增加了诗的含蓄度,而且因为浓浓的乡关之思使它具有更为普遍的人生情感与意义。
诗的后两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明白地点出了故乡千里未能归去的“恨”与“悲”,强化了前两句中蕴涵的情感,却远没有前两句含蓄深厚,滋味深远。与上两句的眼见秋风又起了,秋风吹落了树上的黄叶,家乡鲈鱼肥美,可自己却在这遥远的北方,远隔数千里,想回又回不去,做着与自己的期望相背的工作,怎么不令人伤悲。可悲的是这种伤悲还无人可以诉说,只能压抑在胸中。然而,终究是无法压制了,张翰仰头向天,发出了长长的悲叹。其中第三句“三千里兮家未归”说身在几千里外的异地,回乡的心愿难遂。这正是仰天悲的原因。第四句“恨难禁兮仰天悲”是诗前后因果相谇,气蛰如高山流水,潺潺而进,畅达自然。
才捧纶音出禁闱,潢池赤子遽来归。安边自谓无遗策,平地谁知有伏机。
送客江亭休赠策,逢僧野寺谩留衣。从来六月鹍鹏息,不久乘风又奋飞。
不放龙潜遁,庄严护梵宫。蒲牢鸣入夜,栋宇峙淩空。
金碧天神壮,山川地脉雄。沧桑才一瞬,龙去久无踪。
钻破故纸我拙计,该贯众史子得意。
签排百部象齿悬,陟厘万张蝇头字。
分甘遂如百两金,作苦躭成五车记。
地锦天花出妙机,琼田水英生爽气。
诗成欲度甫白前,冠弹请继王阳起。
天门冬夏鸢尾翔,香芸台阁龙骨蜕。
任真朱子老无用,得时罗君政如此。
今宵月白及风清,想君不作呼卢会。
泉石膏育肯过予,饮量定能加五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