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任是倪黄意境殊,林枯筱秃画来无。岳光含雪迎班马,河响捎风叫老乌。
人近圣居孤学抱,天窥鲁望众灵趋。云端咫尺登封镜,刺促行程但首涂。
猜你喜欢
别峰烟水霭晴岚,病骨差池久罢参。短晷恰逢寒九九,佳期谁待后三三。
藤枯树倒寻常得,月驶云移仔细勘。败叶如蓑妨两翅,鹧鸪无藉忆天南。
瘦骨亭亭,偏宜妆淡,共春争色。袅数枝帘外湘云,一片清波,谁惜天涯倾国。
最恨扫红东风劲,送零乱、幽香随翠陌。无言处、谩凝立画阑,犹见遗迹。
多情忍教抛掷。料双燕、归来难自识。算春光情钟,桃李那管,离愁狼藉。
嫩柳搓黄含烟露,更呜咽长堤悲倦客。斜阳晚,怅空写、生绡盈尺。
晴暖感馀芳,红苞杂绛房。落时犹自舞,扫后更闻香。
梦罢收罗荐,仙归敕玉箱。回肠九回后,犹有剩回肠。
厌预铃斋议,欣闻狱犴空。
三章用旧制,五月绍遗风。
止系垂衣治,非干别驾功。
惟期四海内,刑厝与周同。
落落丰标霁月怀,棱棱寒碧隔风埃。
耿恭也有孤高节,岂但苏郎齿雪来。
匡庐山头五老人,晚岁才见羲皇民。雪蒙绿发不改色,云映苍颜真入神。
岂无北海未须避,自有南极堪为邻。吾亭拟结白鹿上,独对一杯公莫嗔。
暮(mù)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
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客悲不自已,江上望归舟。
傍晚,夕阳的余辉洒在平静的江水上,波光粼粼,沿江远远望去,只见两岸炊烟袅袅。
和友人一同欣赏着这令人陶醉的山水画图,似乎暂时忘却了离乡的悲愁。
滔滔江水,漫漫沙滩,和那峻峭的崖壁连接成一片,两岸的层峦叠嶂笼罩在沉沉暮霭之中。
呆呆地望着友人远去的归舟,陷入了深深的悲哀之中。
译注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
安流:平稳的流水。
自已:抑制住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这是一首写思乡之情的诗。
慈姥矶,在慈姥山麓。慈姥山,又名慈姆山,在今江苏省江宁县西南、安徽省当涂县北。《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江宁府”条下云:“慈姥山,府西南百十里,以山有慈姥庙而名。积石临江,崖壁竣绝。一名鼓吹山,以山产箫管也。山下有慈姥溪,与太平府当涂县接界。旧志:慈姥港泄慈湖以东之水入江。近湖又有慈姥矶,今曰和尚港。”
这首诗写作者辞家出门,有友人送至矶下,时值傍晚,夕阳的余辉洒在平静的江水上,波光粼粼,沿江远远望去,只见两岸炊烟袅袅,充满诗情画意。作者和友人一同欣赏着这令人陶醉的山水画图,似乎暂时忘却了离乡的悲愁。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送他的友人就要乘舟回去了。他望着远去的船儿,但见滔滔江水,漫漫沙滩,和那峻峭的崖壁连接成一片,两岸的层峦叠嶂笼罩在沉沉暮霭之中。面对这无穷的大自然,客居异乡的游子眼睛湿润了,一切都变得模糊了。他呆呆地望着友人远去的归舟,陷入了深深的悲哀之中。所以沈德潜说:“己不能归,而望他舟之归,情事黯然。”这是最令人难堪的了。
沈德潜又说:“水部名句极多,然渐入近体。”像这首诗的五、六两句,就是传诵千古的名句。杜诗“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即脱胎于此。“野岸平沙合”是近景,“连山远雾浮”是远景,写景状物,细微贴切,对仗工整,声韵合谐。特别是“合”字、“浮”字,用得极为精当,可谓形象传神。这也是何逊常用的句法,如《春夕早泊和刘咨议落日望水》诗云:“草光天际合,霞影水中浮。”而就整首诗的声律格调而论,已俨然唐律了。难怪沈德潜说:“五言律,阴铿、何逊、庾信、徐陵已开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