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偶来寻古寺,雨后得余清。漠漠人烟外,泠然一磬鸣。
禅床随处稳,秋草就阶平。只恐深山去,云霞隔几层。
猜你喜欢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tú)苏。
千门万户曈(tóng)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参考资料:
1、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160
2、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65
3、黄瑞云.宋诗三百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59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还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云栈屏山阅月游,马蹄初喜蹋梁州。
地连秦雍川原壮,水下荆杨日夜流。
遗虏孱孱宁远略,孤臣耿耿独私忧。
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
圣贤不分,古今惟一。
可谓火就燥,水流湿,
鉴井而饮,耕田而食。
东村王老去不归,纷纷黄叶空狼藉。
秋空漠漠晓岚清,落木萧萧野水平。愁向疏林停短棹,天边鸿雁最关情。
诗人自昔身多穷,云是身穷诗乃工。太白飘零一杯酒,杜陵茅屋随秋风。
君庄采菽不盈掬,仅有新诗千万幅。饥来一字不堪煮,犹是逢人索珠玉。
年少执戟称卫郎,软裘快马双明珰。驱驰玉事出奉诏,西拂弱水东扶桑。
龙光南去冲牛斗,含香曾到扶胥口。云边晓挂洞庭帆,花时夜醉长沙酒。
人间曾见墨淋漓,当时采笔生光辉。千金散尽不自惜,囊中惟喜有新诗。
嗟予岂是能吟者,秋月春花浑漫写。故园菊松已荒芜,两鬓萧萧雪盈把。
君不见相如作赋家四壁,子云草玄宅一区。君庄风月固有馀,不知身世贫何如。
蛰虫始振。音在斯。五声六律。旋相为。韶继夏心。备咸池。
西风浩浩塞尘黄,白发缘愁若个长。客梦五更惊忽断,打门县吏索租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