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江干一雨收,霁色染新愁。
远水碧千里,夕阳红半楼。
笛寒渔浦晚,山翠海门秋。
更待牛津月,袁宏欲泛舟。
猜你喜欢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shāng)。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
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参考资料:
1、张厚余.太白诗传下.吉林市:长春人民出版社,2005年:273页
2、詹福瑞.李白诗全译.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761页
登高:古时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更:再。举觞:举杯。觞,古代喝酒用的器具。
遭此两重阳:古时重阳节有采菊宴赏的习俗。重阳后一日宴赏为小重阳。菊花两遇饮宴,两遭采摘,故有遭此两重阳之言。
在唐宋时代,九月十日被称为“小重阳”,诗人从这一角度入手,说菊花在大小重阳两天内连续遇到人们的登高、宴饮,两次遭到采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作者以醉浇愁,朦胧中,仿佛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这个朝廷“逐臣”,他痛苦地发问:菊花为什么要遭到“两重阳”的重创?对于赏菊的人们来说,重阳节的欢乐情绪言犹未尽,所以九月十日还要继续宴饮;但菊花作为一种生命的个体,却要忍受两遭采撷之苦。诗人以其极为敏感、幽微的灵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场上,发现了这一诗意的空间。实际上,诗人是借菊花之苦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极度苦闷。借叹菊花,而感慨自己被馋离京、流放夜郎的坎坷与不幸,正见其愁怀难以排解。此诗语虽平淡,内涵却十分深沉。主要表现了作者一生屡遭挫败和打击,而在节日里所引发的忧伤情绪。
梁木俄摧坏,嗟吁丧大贤。典刑看肖子,道学付谁传。
一代风流尽,千年物论先。师言犹在耳,身敢坠周旋。
大地方冱寒,君行涉江水。问君行何为,抱膝深山里。
易堂好弟兄,事业寄文史。天空雕鹗飞,日落云霞起。
遥望翠微峰,迢迢四千里。吾欲牵君衣,君行其少俟。
好风从东来,扬帆疾如驶。山中正春光,寒香放梅蕊。
津北燕南旋蚁磨。年去年来,玄鬓添霜破。人道精神欢乐大。
个中谁会愁无那。
不似寒酸遭困挫。却似寒酸,语不逢人和。呼马呼牛由笑唾。
青毡不是胡孙坐。
昨日新官对旧官,吏民一半冷相看。
夜来惟有前滩水,依旧多情到枕寒。
三相入朝马,诸妻照夜骢。
故应留小蹇,专载拾遗公。
花鸟皆诗料,江山即画图。
暮归锦囊重,压杀小奚奴。
武距文冠五色翎,一声啼散满天星;
铜壶玉漏金门下,多少王侯勒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