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内艰难各饱更,鬓毛宁与化工争。
春宵思极兰灯暗,晓角初吹客梦惊。
壮思不逢韩吏部,绝交益愧孔方兄。
到头诗卷须藏却,薄饭粗缯老此生。
猜你喜欢
村舍独愁人,寒窗坐一灯。
馀生同短烛,世态更春冰。
避地思何往?低头愧未能。
长怀无限恨,不觉泪沾巾。
褰裳乐得送迎翁,遣句犹烦七字工。
颇识当年斤斧手,却惭昔日马牛风。
平生杨敬惟称项,晚岁侯芭只守雄。
便把黄封红客眼,一尊已当百壶丰。
公勿自疑应自许,此事今稀良近古。青鲸跋浪入重溟,下视万鱼空呴呴。
金貂玉蝉非性分,曾不羞惭谓天与。以同自证死不间,谬窃光荣眩儿女。
如公一占蜚遁爻,爱网百重斯以斧。丰狐文豹脱灾皮,建德遨游孰能阻。
旁观尚觉腰带适,四体乍如生翨羽。任呼狂客似知章,免作尚书等怀祖。
眼看筐箧事纷纷,灭没飞鸿下平楚。
汉水方城带百蛮(mán),四邻谁道乱周班。
如何一梦高唐雨,自此无心入武关。
浩浩的汉水巍巍的方城山,强盛的楚国统辖百蛮,四邻各国也没有谁议论这乱了周班。
为什么自从迎娶了秦女做了一场高唐云雨梦,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心思去攻打武关。
参考资料:
1、李商隐等.李商隐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111-112
2、王士槾.唐人万首绝句选校注:齐鲁书社,1995:326-327
3、李淼.李商隐诗三百首译赏:长春出版社,1990:402
岳阳楼:岳阳西门城楼,唐玄宗开元中张说所建,俯临洞庭,为观览胜地。汉水方城:原指楚国誓死抗击齐国入侵的决心。此指楚国地域广袤。汉水:水名,又称汉江。方城,山名,在今河南叶县南。一说方城指春秋时楚国北面边境上的长城。带:领有。百蛮: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周班:周室封爵的等级。
高唐雨:此指男欢女爱之事。武关:古关隘,是秦国的南关。旧址在陕西商县东一百八十里处。
这首《岳阳楼》咏叹楚国由强变衰,讽谕楚王沉溺女色,使国势衰颓。李商隐的咏史诗,常常嵌入统治者沉溺于女色的慨叹,咏史中兼有爱情的色彩,是其咏史一大特色。
这首七绝前二句写楚国强大。楚国一度以方城山为城,以汉水为护城河,敢于与整个中原抗衡,秦国更不在话下。楚国统一了南方,若能乘胜前进,形势将有利于楚国。当时,诸侯四邻谁也不敢指责楚国打乱了周天下的秩序。这其实是借周失权柄、诸侯坐大之事暗喻唐王朝藩镇割据不服从中央。
后二句,语气一转,以一个设问词“如何”领起,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为何楚王“一梦高唐雨”后,“自此无心入武关”?这“高唐雨”,自然是楚王在高唐梦见与女神交接。这件事是楚怀王还是楚襄王,历史上曾有很多争议。诗非具体的历史,不必去考证,只是泛指楚王即行了。历史学家会分析:秦楚之战,楚国由于政治、军事、经济等等因素,故亡于秦。但是诗是靠形象来说话的,靠神韵、兴趣来表达。君王“一梦高唐雨”以后,楚国就走向颓势了,以此暗喻唐代君主沉湎声色而缺乏远图,以表达胸中的愤懑之情。这一总趋势完全正确,所以这首七绝倒是从大处着墨,抓住了历史主流的。
胜境惬幽寻,芳塘漾茂林。浸天惊滉漾,拔地见萧森。
隔水时闻磬,穿花或听琴。青浮鳌弁小,黑直蜃宫深。
跃藻跳珍鲤,争枝坠野禽。风回微作籁,云去尚留阴。
鹤起如迎客,龙归若献琛。萝房依荫芘,宝筏渡迷沉。
春雨移舟坐,秋霜倚杖吟。兴惟便枕簟,懒欲弃冠簪。
住久将忘世,观来已悟心。埃尘犹不测,荣辱岂能侵。
天乐朝朝下,神灯夜夜临。阎浮那有此,大士现潮音。
薄暮风色寒,移舟宿前渚。
欹枕不成眠,孤篷夜来雨。
山鲍老,甘受嘲,山婆婆,惜得骄。■子来解腕,大头来间交。
黄头儿,黄头儿,白黄头儿有老时,鸦线靴头相伴飞。